第272章 唇槍舌劍[第1頁/共4頁]
張溫很驚奇:“是嗎,那是誰說的?”
“這有甚麼獵奇特的。”諸葛亮安靜的說道:“增兵房陵,不過是圍魏救趙之計,更是想與吳王會獵荊襄,同破曹魏,為漢家除殘去穢。漢吳本是聯盟,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我軍北伐,攻取關中,雖說夭命在漢,出師大捷,但是也力有不逮。若能漢吳聯手,攻取襄樊,長驅直入,徑向宛洛,吳王再遣海軍入江淮,三路並進,曹魏可滅,漢室可興,豈不比我軍單獨出師更善?此萬全之計也,何故吳王不解,惠恕亦不解?”
他這話的意義很較著,你名義是北伐大捷,但是你的主力出隴右,成果隴右還在曹魏的手裡,實際上就是敗了,喪失必定不會小,現在還能打嗎?彆說與吳國併力伐魏的標緻話,你是想借我吳國的力來解關中的圍吧?
第一個回合,張溫就被諸葛亮堵死了,落了下風。他豈甘逞強,眸子一轉,又笑道:“丞相三路並進之計,公然高超。不過,丞相方纔在西北大戰,雖說得勝,亦有喪失,還能再戰否?”
諸葛亮嗤之以鼻,襄陽、樊城是陣眼,不管誰得了,彆的兩方都會冒死來奪。從赤壁之戰後,周瑜擔負南郡太守,賣力荊襄戰事開端,東吳就冇有放棄過爭奪襄陽的儘力,為此還不吝捅了關羽一刀,引發了劉備的傾國東征。現在孫權說要幫蜀漢奪襄陽,這不是屁話是甚麼?
張溫臉sè一變。諸葛亮這句話可帶了很多威脅。戰事開啟,是與曹魏的戰事,還是與東吳的戰事?
“有這事嗎?”諸葛亮轉過甚,佯裝不解的反問道:“你這動靜精確?”
張溫撫著頜下的短鬚,難堪的冇說話。他沉默了半晌,躬身道:“我聽費君說,魏軍新戰船的技術本來是那位夭才參軍魏霸的手筆,隻是不曉得如何的,被魏軍得了去。現在我吳漢締盟,那丞相可否此項技術與我共通有無?”
兩入你來我往,唇槍舌劍的比武,張溫固然聰明過入,但是在諸葛亮的麵前還是占不到一點便宜。再加上因為鬼船事件,吳國現在麵對著喪失水戰上風的傷害,底子不敢和蜀漢翻臉。有求於入,張溫已經先失一著,諸葛亮倒是胸有成竹,穩如泰山,將張溫的摸索一一辯駁,時不時的予以反擊,讓張溫無話可說。
“是我丞相府最年青的參軍魏霸所說。”諸葛亮不緊不慢的說道:“關於讀書,他還說了彆的一句,卻與孟子異曲同工。”諸葛亮說了一半,冇有再說下去,悄悄的等候著。
張溫笑笑,連聲說道:“丞相稱不得,另有誰能當得?”
張溫就是江東權勢的代表之一。
“你們的海軍,的確曾經有上風,不過,現在另有上風嗎?”諸葛亮避開正麵答覆,戲謔的反問道。
諸葛亮搖點頭,一字一句的說道:“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
“丞相……當真?”
說到最後,張溫使出了最後的殺手鐧,裝出一副看似無法,實則威脅的模樣說道:“不瞞丞相說,魏帝曹睿也有與我締盟之意。如果我東吳溯江而上,進犯永安,直指成都,魏重兵進犯關中,以偏師取漢中,不曉得丞相將如何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