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令人心想事成的月光寶盒(1)[第1頁/共5頁]
15.三科,是五蘊、十二處和十八界的總稱。
姚秦天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1.觀安閒,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佛法精要的話,就是“觀安閒”的“觀”字。觀甚麼?觀心!觀心做甚麼?看它安閒不安閒。不安閒就是“苦”。發覺到這個“苦”,就是菩薩。
26.三擺脫門,是指達到擺脫的三種底子體例。彆離是“空,無相,無願”。因為貫穿了“諸法皆空”,以是就會“心無掛礙”。因為明白了“凡統統相,皆是虛妄”,以是體味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因此就無所可駭無所害怕。因為曉得全部天下是“四大皆空,五蘊非有”的虛幻不實,以是就會“闊彆統統倒置胡想”,也就闊彆了統統的煩惱和痛苦,從而獲得終究的擺脫:涅槃沉寂。
《佛說六合人物經》是源自《涅槃經》中的一節。經文固然簡短,寥寥數語,卻涵義深切泛博。全文以下:
13.十二處,彆離是:“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
17.十二人緣,又稱“十二緣起”。是指產生凡夫眾生的存亡流轉循環的十二種因果乾係。彆離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第二部分,是佛法對宇宙萬有的根基觀點:四大,五蘊,六根,六塵,六識,十二處,十八界,三科。
20.四弘誓願,就是菩薩發憤成佛時所發的四個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儘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19.八正道,就是四聖諦中“道諦”的細說。包含: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彆離意義為:精確恰當的觀點熟諳,精確恰當的思惟體例,精確恰當的誠篤言語,精確恰當的認識行動,精確恰當的餬口職業,精確恰當的儘力實際,精確恰當的動機思惟,精確恰當的果斷不移。
揭諦揭諦,般羅揭諦,般羅僧揭諦,菩提僧莎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終但是,有次我在偶然中,對比了《心經》的梵文歌曲,發明玄奘法師的這個版本並非原汗原味的翻譯,好象此中遺漏了一些甚麼。厥後找到另一名佛經漢譯大師鳩摩羅什的《心經》版本,一下子就明白遺漏的是甚麼了。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心經》,全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全文以下:
22.四攝六度,是菩薩修行法門“四攝法”和“六波羅蜜”的合稱。“四攝法”是菩薩度人濟世的便利法門:佈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六波羅蜜”則菩薩修行法門的總綱,有“六度萬行”之稱,彆離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25.摩訶般若波羅蜜,就是統統波羅蜜的總稱。“摩訶”也是梵文音譯,凡是的解釋就是“大”的意義。也就是說,般若波羅蜜同時具有了六度波羅蜜的全數內容,以是更多時候就伶仃列出來,彆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也就是“大般若波羅蜜”,簡稱“大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