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袁崇煥評傳(16)[第1頁/共5頁]
[4]朝廷抄袁崇煥的家,家裡窮得很,冇有涓滴多餘的財產。他在遼西的家眷放逐到浙江,厥後改放逐到貴州,在廣東東莞的放逐到福建。《明史》說袁崇煥冇有子孫。近人葉恭綽則說:“袁後嗣不知以何緣入黑龍江漢軍旗籍。”按民國《東莞縣誌》卷九七:“袁督師無子,相傳下獄科罪後,其妾生一子,匿都城官方,大兵入關,為滿洲某所得,隸籍於旗。”袁崇煥的冤獄,到清朝乾隆年間方纔得以本相明白。《明史》完成於乾隆四年七月,此中〈袁崇煥傳〉中,按照清方的檔案記載,直言皇太極如何用反間計的顛末。乾隆天子隔了幾十年,纔讀到《明史》中關於袁崇煥的記錄,對袁的遭受非常憐憫,下旨查察袁崇煥有無子孫,成果查到隻要旁係的遠屋子孫,乾隆便封了他們一些小官,那已是乾隆四十八年的事了。到底有無袁承誌其人,史無明文。或有其人而史籍隱之。《碧血劍》中故事,皆小說家言也。袁驥永家藏《袁氏家譜》:“……長伯崇煥,字元素,號自如……終究崇禎三年被奸臣朦斃,生三子……子思(私)走廣東東莞縣……”袁驥紹家藏《袁氏家譜》:“三父執崇煥……榮拔於萬曆甲戌科,賜進士出身。後官至三邊總督,遼東等督師,太子太保……終究崇禎三年被奸臣斃命,生三子,被奸臣奏準,將袁氏抄家,三子思(私)走廣東東莞。”這家譜是崇煥二弟崇燦一係子孫所傳下來的。
袁崇煥身後,骸骨棄在地下,無人敢去收葬。他有一個姓佘的仆人,廣東順德馬江人,半夜裡去偷了骸骨,收葬在廣渠門內的廣東義園。隔一道城牆,廣渠門外的一片廣場之上、城壕當中,便是九個半月之前袁崇煥帶領將士大喊鏖戰的處所。他拚了性命擊退來犯的十倍敵軍,保衛了天子和北都城中百姓的性命。天子和北都城的百姓則將他割成了碎塊。
司馬遷在〈留侯世家〉中說,本來覺得張良的邊幅必然魁偉奇偉,但見到他的圖形,麵貌卻如美女普通。我們看到袁崇煥的遺像時,恐怕也會有如許的感受。圖象中的袁崇煥雖不如何俊美,但洵洵儒雅,很難想像如許的一小我竟會如此剛烈俠烈。
袁崇煥的罪名終究肯定了,是說不清楚的所謂“謀叛”。崇禎始終冇有叫楊寺人出來作證。擅殺毛文龍和擅主和議兩件事來由太不充分,崇禎不管如何難以自圓其說,終究也不提了。本來定的處刑是“夷三族”,要將袁崇煥百口、母親的百口、老婆的百口都滿門抄斬。餘大成去恐嚇主理這個案子的兵部尚書梁廷棟:“袁崇煥並非真的有罪,隻不過清兵圍城,皇上大怒。我在兵部做郎中,已換了六位尚書,親目睹到冇一個尚書有好了局。你做兵部尚書,怎能保得定此後清兵不再來犯?本日誅滅袁崇煥三族,形成了先例,清兵下次再來,梁尚書,你顧一下本身的三族罷。”
以袁崇煥知人之明,畢竟還是看錯了謝尚政。要體味一小我,那是多麼的困難!袁崇煥對崇禎的胡塗與奸臣的誣告,或許並不悔恨,因為崇禎與眾奸臣本來就是那樣的人,但對於謝尚政的忘恩負義,必然是耿耿於懷吧?或許,他也曾想到了,就算是嶽飛,也曾給部下大將王貴所誣告,因此構成了風波亭之獄。隻是王貴誣告,是因為秦檜、張俊的威迫,謝尚政倒是受了利誘,比較起來,謝尚政又卑鄙些。但是謝尚政枉作小人,他的總兵夢並冇有做成,不久梁廷棟以貪汙罪垮台,查出謝尚政是賄賂者之一,送了紋銀二千兩,謝也是以撤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