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為父母官?[第3頁/共4頁]
李肆這才認出他來,這不就是當日永安之戰裡,自告奮勇入城抗賊的永安縣丞麼?現在……
目睹程桂玨的筆在縣衙實征欄停下,眸子子滴溜溜轉著,族兄程映德嗯咳一聲,低低附耳道莫想多了,照實在數字來。”
以是這英朝的縣官,品級定得很高,本來明清的縣官普通都是正七品,而英朝縣官則是從六品起算,最高能到正五品。
“當庭呱噪,降一級任用”
他環顧擺佈,很多人也跟他普通犯難,電白縣所收常項是火耗、契稅、牙稅、市稅,但這也隻是明麵上的,實收的時候還要加浮,這部分加起來已經超越正稅。至於販子胥吏民人的各種貢獻,一年又得上萬,這都是不主動伸手就有的,除開對付的差事,貢獻上官和府憲衙門,一年落下三五千兩銀子,那是絕頂清官……
李朱綬的解答很精密,巴旭起和世人的擔憂也消去了大半。
從六品縣官的職俸定為每年二百兩,二十兩為一台階,正五品為二百六十兩,不再發祿米。
當然,由此一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也就成為汗青,畢竟縣官手上的權大多被事件官豆割掉了,
接著這些縣官又轉了心機,聽李肆這話,他們處所官的品級,還是相沿滿清的設置?那麼俸祿呢?如果還是相沿之前的俸祿,又不讓他們管課派,那麼這官可真是苦官了。
英朝的縣官,本質是一個和事佬,外加引領一縣生長的打算師,首要職責是調劑中心、處所和縣民之間的各種衝突,其次是計齊截縣生長,為民人謀福擴大空間,考查他們事蹟的目標,也從賦稅是否足,科罰是否少等等,轉為近似“安居率”、“失業率”、“物價程度”等等目標,這一套,自有之前青田公司公關部那些掌櫃出身的中心官員來製定。
“你們是榮幸的,你們是最早一批政務官,今後的政務官,那都得在事件官上磨礪一圈了,才氣坐上你們的位置。”
得了族兄的提示,程桂玨心中稀有,老誠懇實填好了數字。
李朱綬這話說得世人都是心頭一振,要學宋時那麼這縣官就隻是調派,他們另有食祿本官
李肆當然不會學著朱元璋那樣,要求官員都當不食人間炊火的賢人,起碼得讓官員們衣食無憂。與此同時,因為官吏一體,那就得給本來的吏員留出充足的上升空間,讓他們不再拘於一地一職。
程桂玨正在繕錄電白縣實征收賦稅數,該縣實征銀糧地,也就是稅田,約莫為十二萬畝,征銀六千兩擺佈,因為該縣很早就實施丁隨糧走,又有一千兩出頭丁銀攤入,這就是七千兩,彆的還征糧食五千石,之前都是被縣裡折色算銀,大抵是四千兩,算起來正稅就是一萬一千兩,電白縣的正稅根基是廣東一省均勻程度。
以縣官為載體,李肆這一套處所政務鼎新,讓昔日浮在大要的文官感受被壓進了土裡,沉在水下的吏員們感受被挖出來暴光驕陽。本來重點是攤丁入畝,卻擴大為官府下鄉,官吏一體,權稅分離的大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