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草清 - 第九百三十九章 紫禁夢斷,太後算後路

第九百三十九章 紫禁夢斷,太後算後路[第1頁/共5頁]

這副擔子總算是卸下了!現在能夠用心運營滿人故鄉,關外之地……

衍璜有些心急,直入正題道:“本日太後召主子等,是不是議北遷之事?”

茹喜抵擋南蠻北伐的戰略就是“以地換時,官民一心”,總的原則是節節抵當,以空間調換時候,詳細實施目標則是在山西、河南和山東一線,以倔強派滿臣操縱本地資本,爭一城一地,正麵相抗。而在“大眾根本好”的直隸,則鼓譟起連合拳腐敗全境。

允祿更被茹喜這份果斷心誌給打動了,他本是康熙的十六子,對亂了大清江山,害死他皇阿瑪的李肆最為悔恨,他也六十多了,活著時還真報不了這仇,可他的先人能在李肆先人身上報得大仇,想想也是令人熱血沸騰。

他咬牙決然道:“太後,說走邊走吧!我們走時,再燒了這紫禁城,就給那李肆留一片殘垣斷壁!”

吳襄抖著斑白鬍子拍馬屁轉移話題道:“太後廟算高遠,局勢竟如太後所料,分毫不差……”

腔調拉起,她再道:“哀家說不出更深的事理,就覺這腐氣是漢人本身千百年積下的,我大清實在是被這紫禁城害的,以是呢,這紫禁城就得好好留住,留給聖道!留給他的大英朝!”

茹喜再道:“康熙爺時,就有靜待南蠻自潰之策,雍正爺時,也曾有過這般念想,隻是南蠻起勢太猛,這北方,連帶中原,都是南蠻自定的大義之地,毫不肯丟,以是我們纔不得不退。等我們回到關外,就該持續守這一策,便是多大的屈辱,隻要能存一國,存一族,我們都該咬牙受下,昔日勾踐能臥薪嚐膽,本日我滿人就不能忍得苦寒!”

茹喜點頭自嘲道:“分毫是不差,就是差了尺丈,哀家這以地換時,官民一心之策,還是吃不住南蠻的蠻力啊。”

四月春光透過玻璃映下,已近五旬的太後在這暖光之下竟也顯出了三分年青時的光彩,不知是用了南蠻甚麼牌子的磨皮粉,在坐的宗親王公和總理軍機們正襟端坐,肚子裡卻這麼唸叨著。

這就是聖道天子要的精華民意,端方平和不過火,既立下了大義,又大有操縱空間。按照這項諫議案,他在微山湖的龍舟上公佈了《討滿令》,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纔是真正的北伐檄文。之前的檄文隻談北伐複土,冇談如何措置滿人和清國,現在則有了清楚的表述。

太後所料還真是不差!聖道天子絕無容滿人入國之心。也無絕滿人一族之意,如太後所說,聖道天子好潔。他對滿人的措置體例就是“眼不見為淨”,趕走了事。

話雖如此說,她臉上倒是飄著濃濃的得意之色。到本日,南蠻北伐已過一月,雖跟估計有差,冇爭奪到半年時候,可看眼下情勢,南蠻雄師還未進入直隸,也算是小見效果了。現在成本已經有了保障,多撐一日,就多撈一日。

吳襄從速擁戴道:“永樂帝遷都北都城,不過三十年,就有了土木堡之變,遭難的但是明英宗啊。”

可丟掉山西河南畢竟讓民氣中發怵,塘沽紅衣更近在天涯,若悶頭悶腦徑直打過來,進北都城不過是兩三天的事,不是放連合拳進城鬨鬨,讓大師看到北直隸的“大好情勢”,怕半城人都跑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