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梁山泊的胡作非為[第1頁/共4頁]
他們不忍看著本身崇拜的佛祖菩薩們被改得臉孔皆非麼。
當然像三武禁佛那樣粗蠻的行動,作為一個大藝術家趙佶是不屑為之的,文明人自有文明人整人的體例,因而趙佶下詔,先為在中土傳播了千百年的佛家眾神仙們改改稱呼。
――那當明天子作為九五至尊,萬裡江山主宰,固然尊崇玄門,但對佛教亦本保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拜完老君再供供菩薩也不錯的。可卻在林靈素的鼓勵下,看“菩薩佛祖”更加不紮眼。
釋迦牟尼名字太洋氣了,得改改,叫大覺金仙;觀世音菩薩改稱觀世音神仙;十八羅漢稱十八無漏;四大金剛稱四大力士。
在實施這一政策前,他已經給天下寺廟道觀都製定了標準,分小、中、大、特大四個級彆。
廣慧脖頸裡的念珠都被揪斷了,這但是龍眼菩提串成的念珠,是廣化寺傳承了好久的念物。常日中廣慧都是珍惜有加,可本日卻顧不得了。
而這啟事安在呢?就是因為廣化寺名下兩萬餘畝耕地,被梁山泊一刀看落了剩三千畝。
但是他們當然是‘山賊草寇’,可卻半點不完善糧食。不然跟從他們的殘兵敗將,早就七零八散了,那裡還能保持著個囫圇?
梁山泊行事霸道,士紳大戶刻苦頗多,也都敢怒而不敢言。這穆陵鎮的青光寺乃是前不久才與他們兄弟搭上乾係的,卻不是寺廟的田畝被割了去,青光寺是一平常寺廟,攏共才六七百畝地產,但青光寺卻放的有印子錢。而照梁山泊的說法,削髮人四大皆空,放鬼的高利貸,一概拔除。如此始叫青光寺恨之入骨。
能夠說,梁山泊此行動一出,齊魯之地的佛道僧尼是完整的被陸謙推到了對峙麵了。但是佛道在官方的影響力或許不小,可要說他們能對梁山泊製造出卑劣的影響來,倒是不太能夠。
“此倒行逆施之輩,禍亂百姓之徒,不立時應難遭劫,天理安在?公道安在?”另一老道也痛心罵道。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你梁山泊自誇‘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何故現下一遭失勢,就行這般強取豪奪行動?如此天理安在,你們梁山泊的仁義又安在?”
這文書出自淄州‘官府’。
廣慧大和尚也是此中之一。
可任憑廣源和尚已經做美意理籌辦,看到那文書上的批文後,他也自發的心臟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地攥住,痛的他都喘不過氣來。
嶗山風景娟秀,山勢澗壑盤曲,山巒峭拔聳秀,且又比鄰大海,古柏蒼鬆比老,秀竹奇花爭妍,山海相連,雲飛霞飄,確是一個修仙訪道的好處所。早在兩漢期間就有道人落腳於此。汗青悠長,名頭清脆,山中曆代留傳下來的“仙蹟”甚多。那方園百裡,儘是道家宮觀。
“且耐得性來。待到童樞密引著西軍殺來,方是我等建功的機會。”現在時候,能活下性命就是功德。
淄州城東,廣化寺。
到底是有文明,廣源和尚氣度都要氣炸了,卻還能文縐縐的。
先前廣源和尚許還能抱著希冀,可看到師兄廣慧大和尚的了局後,他已經撤銷了這一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