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2頁/共3頁]
祝俞嘉非常清楚,沿著黃河故道北征蒙古高原,以及西出河西走廊,重新打通絲綢之路,一向是林嘯的胡想。
林嘯擔憂黔北局勢,因而號令何取信的保鑣連離開雄師隊,星夜兼程趕往遵義與他彙合,而他本身也帶著特戰大隊加快前行。
“至於今後,我們確切不會把光複的大好國土簡簡樸單的拱手交給他們,林總剛纔說的話,你應當明白了,我們真正要依托的,不是朝廷那些人,也不是士紳豪族,而是億萬百姓百姓……不要看不起這些泥腿子,有句話叫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隻要帶領全天下的貧民真正翻身,做了本身的仆人,這個國度,纔會強大,才氣永久聳峙不倒。
想要定鼎中原,把滿人完整趕出去,起首必須篡奪中原重鎮洛陽,如許不但北上山西,東出山東都能隨心所欲,更首要的是,這裡是節製關中地區,進而征服茫茫大西北的咽喉之地。
至於你說到的寄人籬下,我們林老是如許想的,借用統統用得著的力量,借用統統能夠收攬民氣的名義,借用統統能夠打敗仇敵的手腕,隻要對反清無益,我們不介懷,也不在乎寄人籬下。
此次,大戰當前,她想敞高興扉,和他好好聊一聊,完整探一探這幫民氣裡的實在設法,
“甚麼叫你們總批示?是我們總批示好不好?”祝俞嘉扭頭盯著她,撇撇嘴道。
桂北戰役已安排安妥,統統前敵批示全數拜托於祝俞嘉決策,林嘯決訂婚自趕往貴州為李定國助陣。
李定國則親率五千鐵騎星夜北上遵義拒敵,其他三萬步兵輜重隨後跟進,新收編的原孫可望麾下白文選、馬唯興等所部,則暫留在貴陽整訓。
“好吧,既然你們這麼短長,誰都不放在眼裡,那……你們林總,今後會不會本身做天子呀?”
步隊的隊形散得很開,最火線,十來名馬隊荷槍實彈,沿著崎嶇山道蜿蜒而行,打頭那匹頓時端坐著的,恰是林嘯。
“但是……莫非,他就一向甘於寄人籬下,做大明天子的臣子嗎?他就不怕今後功高震主,被人暗害嗎?要曉得,大明朝臣之間的黨爭民風,和借刀殺人傳統,已是積重難返,國度腐敗到這個境地,可不但僅是天災那麼簡樸的。”
遲疑很久,祝俞嘉緩緩開口,耐煩解釋道:
這女子,不但會兵戈,能理政,還很有政治嗅覺呢,不簡樸!
因駐守畢節一帶的劉文秀部兵力薄弱,而李定國的北上主力則因戰象行動遲緩而尚未趕到,張晨楓自告奮勇已前去畢節助陣。
想我華人江山,縱觀曆朝曆代,皆因忠良興,因奸佞衰,最後因內鬥敗,因此,在冇有將滿人趕出中原,趕出漢人間代居住的北方地盤之前,我們不能重蹈內鬨的覆轍。”
丁帥的第一團主力從南寧解纜後,也因有大量的步兵和輜重,特彆拖著那十五門粗笨的鋼炮,又是在山區行軍,速率底子快不起來,這麼多天緊趕慢趕走了八百多裡已是不易,現在方纔趕到貴陽一帶,離黔北遵義另有兩百五十多裡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