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狐妖 第八章:以筆傳神[第1頁/共3頁]
獲得奇遇的寧采臣坐臥不定,便走出院子,瞻仰夜空。俄然,西方遠處傳起一聲長嘯,嘯聲尖厲,越響越近,倒是往他這邊迫來。
當他吟完最後一個字,奇象突生,那幅聖賢畫像上的筆墨條條剝落,都化成粉末狀的灰塵,嘩啦掉下。轉眼間,一幅獨一無二的聖賢畫像化為烏用,空餘下一張古樸的畫紙。紙上有筆痕留下,是作畫者力透紙背所形成的陳跡。
寧采臣聽著聲音不對,就要躲起來,啪啦一響,一人從天而降,四腳朝天的摔進院子裡,一身道袍,一叢山羊髯毛,恰是廣寒道人!
――古往今來無數讀書人苦修的“仁者弘毅”,在這一幅聖賢畫像上,竟然獲得了完美的表示!
寧采臣震驚非常,大力揉揉眼睛,定神凝睇:畫上的聖賢彷彿正活著普通,把滿天異象視作無物,形狀蕭灑,放蕩不羈。顯得他意誌弘毅,不管是山崩,還是天塌,都色彩穩定。
“以筆逼真!”
“吾善養吾之浩然正氣也。其氣至大至剛,可塞於六合之間,可縮入七尺軀乾。此氣聚結,能對勁誌力量,名曰:仁者弘毅……”
畫像左邊空缺處還提有字,書法極好,龍飛鳳舞,筆墨暢快,一百多個字一氣嗬成,絕冇有半點停頓遲滯之處,就像打得一套境地美滿的拳法,行雲流水,令人一看,就感覺身心鎮靜,萬念通達,滿身千萬個毛孔都開張伸展起來。
但世上有大道三千,法門差異,“以筆逼真”也是因人而異。比如這幅聖賢畫像,如果廣寒道人看了,不但無用,反而有害。因為廣寒道人修的是玄門,拜的是三清道尊。三清與聖賢孟子的認識形狀分歧,相互對峙,冇法並存,神念開打起來,廣寒就是走火入魔的了局。
這類醍醐灌頂的感受,非常美好,如癡如醉。
――或許,這也是聶大蜜斯敢把如此重寶交由廣寒道人照顧走的啟事之一
寧采臣欣喜交集,定神冥想,去感受剛獲得的精力量神――
寧采臣不由失聲驚呼:“本來這並非訛傳怪談,真有這門神通的。”
這是一篇《浩然養氣訣》,凡是讀書人,都熟讀於心的,寧采臣更是能倒背如流。但朗讀千百次,卻冇有任何一次像麵前此次一樣,表情如鏡,聲情合一。那一個個字,都活過來了,靈動活潑,刻進他的腦海裡,與先前聖賢白眼所注入的一點印記融會起來,互通融會,化做一團竄改萬端的氣味,洗滌著寧采臣的身心。
那感受,爽!
這就是有成千上萬的武功道法秘笈被通過謄寫、印刷等技術手腕,一代代傳播下來,但修成者卻鳳毛麟角的首要啟事。功法秘笈不可貴,可貴的是先人前輩的精力量神。冇有這份精力量神打根本,再如何蹦,都蹦不起來。廣寒道人就看死寧采臣的資質脾氣與道法相悖,一輩子都打不下道法根本,冇有根本,功法秘笈再奇妙,他都隻能看著發楞,隻能做個門外漢,不得其門而入――這個天下,不是拿著本印刷版《如來神掌》就能飛天遁地的。
“嘿!聶家先人身懷珍寶而不消,卻都便宜了我……可知人緣境遇,因人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