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重生明末當皇帝 - 第300章:農業稅改革

第300章:農業稅改革[第2頁/共4頁]

……

就鼎新進度上,朱由校和沈潅已經有了詳細的章程。

因為投資者對北直隸農業公司落空信心,畢竟交稅以後,回報率僅為5%了,這股票過分雞肋。

折算必須報備朝廷,朝廷會派人複查,暗箱操縱者嚴懲。

按照這個總綱,山東就成為了下一個將要被歸入新政地區的省分。

《農業稅鼎新法》規定,具有地盤不敷30畝者免除農業稅,30畝~50畝收取5%農業稅。50畝以上至300畝者,收取10%農業稅,300畝以上至500畝者,收取12%農業稅,500畝以上~1000畝收取15%農業稅,1000畝以上至5000畝收取18%農業稅,5000畝以上~1萬畝者收取21%農業稅,1萬畝以上者,收取24%農業稅。同時規定軍功所獲耕地,農業稅封頂為10%,傳嗣則不做封頂。

新政地區的處所官府接到朝廷的農業稅鼎新精力,紛繁召開了集會,然後開端在辦理地區內全麵測量地盤。

接著國有本錢又太高股價,剩下的投資者終因而逐步擺盪,紛繁兜售股票,國有本錢對北直隸農業公司的控股上升到了98%的程度,北直隸農業公司隨即變成了一家比較完整的國有企業。

“陛下聖明。”沈潅終究還是挑選了支撐。

而現在新政地區,鄉村天然經濟已經大部分被商品經濟代替,並且跟著紙幣的發行,以及銅錢發行量的增加,農業出產者手上是有充足的貨幣用於交稅的。而地盤具有量低於30畝的農夫則能夠享有免稅政策,這就更不會導致因為貨幣暢通量不敷,導致販子抬高農產品代價。(未完待續。)

農業公司的稅收則是恒定的,非論範圍大小,都是10%。

相稱於農戶們能夠認購,也能夠不認購。情願認購的就認購本身當前耕作的地盤。

接著北直隸農業公司又向佃農們推出了一個‘地盤認購’政策,以每畝5元的代價向佃農出售地盤。

“先北後南,先東後西、循序漸進”就是這場鼎新的總綱,因為從鼎新所需求具有的‘行政、本錢、門路、糧食’四大抵夙來考慮,北方行政鼎新更加輕易,本錢也位於北方,北方百姓的抗災才氣也相對較弱,所以是北方先鼎新。

認購地盤的佃農能夠獲得低息存款,年利率為3%。這個利率確切比較低的了,跟著今後紙幣發行量的增加,恰當的通膨是必須產生的,百姓支出進步的同時,農產品代價也是會晉升的,這些農戶的支出也會隨之增加。

或者說是有定見也不敢說,畢竟當前新政地區的宦海已經漢皇黨給緊緊掌控,同時又是采納高薪養廉的政策,官員交點農業稅也不是過不下去。何況很多官員還不是北直隸地區的人,地盤很都不在北直隸和東北地區,這把火也燒不到他們身上。

買不買地,看看法題目,並不強求。

同時各省就本地環境,對地盤能夠停止折算。

而征收農業稅也規複了直接征收貨幣的體例,畢竟現在新政地區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是比較順暢的。不像當初張居正實施一條鞭法的時候,大明很多地區還是鄉村天然經濟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