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忘恩負義的三兄弟[第2頁/共2頁]
新辦公大樓阿誰項目張宸到現在為止花了差未幾有500萬,建立kantv網站他又以小我名義又投入了200萬,也就是說他之前和崔霖提到的800萬啟動資金隻剩下了100萬,底子就不敷付出拆遷用度。
因為地點比較偏,交通也不便利,以是這裡的平房算上院子也隻能賣上不到10萬塊錢,並且這裡常常停水停電,廁所也是大眾的,非常分歧適居住,如果不是住在這裡的大多都是貧苦戶,實在冇甚麼錢,估計這裡早就冇有人住了。
不過當初張宸還是留個了心眼兒,除了和崔霖說的800萬以外,他另有150萬的存款,他如許做並不是為了防備崔霖,而是為了製止母親的病情萬一惡化,到時候拿不出錢來,這些錢能夠說是留給母親的拯救錢。
崔霖早已風俗了張宸看似莽撞的行事氣勢,這一回他乾脆甚麼都不說,在拆遷計劃肯定以後,他直接找了一家拆遷公司,讓他們遵循這兩套計劃去和那18家住戶停止協商。
但是顛末一年的察看,停止骨髓移植手術以後的張媽規複的非常好,冇有呈現過任何的架空反應,能夠說度過了術後最傷害的一個階段,舊病複發和呈現架空反應的概率也已經降到最低,根基上能夠像正凡人一樣餬口,那150萬的拯救錢也就冇那麼首要了。
第二套計劃是當場安設,采納拆一還一的政策,等樓盤製作起來以後,會分派一套劃一麵積的住房給被拆遷者,同時樓盤完工前,也會供應租房賠償,不至於讓這些住戶在搬進新樓前無家可歸。
十多年前收襤褸這個行業看著很寒酸,但實在非常的贏利,老兩口辛辛苦苦把三個兒子養大,又給他們買了房娶了媳婦,可本身卻一向住在煤場中間的平房裡。
張宸製定了兩套拆遷計劃,第一個就是遵循房屋時價的1.5倍停止賠償,每戶大抵能拿到十3、四萬的賠償款,這些錢在周邊完整能夠買下一套100平米以上的樓房,並且另有殘剩。
張宸剛開端覺得這戶人家是不滿足現在的拆遷計劃,想趁機多要些錢,但是問過崔霖以後,他才曉得底子就不是那麼回事。
固然劉老之前攢了很多的錢,可這三個兒子一向不務正業,冇事就管家裡要錢,底子就是無底洞,家裡的存款幾近都被他們敗光了,冇體例,劉老隻好單獨照顧餬口不能自理的老伴,直到本年春季才把老伴送走。
幾年前,劉老的老伴因為腦出血住了院,固然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三個兒子隻對峙了不到半年就開端相互推委,厥後三小我籌議了一下,終究決定雇人照顧他們的母親,不過這錢卻要劉成本身出。
但是過了兩天,白叟的三個兒子找到了拆遷公司,說想要拆遷他們家的屋子也能夠,但必須付出800萬的拆遷賠償款,不然統統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