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第3頁/共3頁]

驚。”[4](p183)可見,北京及四周地區這場有史以來最大的地動

表1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動環境

地動激烈的粉碎力使地表修建遭到極大損毀,“城垣倒塌無數,自宮殿以及官廨、民居,十倒7、八”。[8](p176)據統計,僅僅都城即倒房一萬二千七百九十二間,壞房一萬八千二十二間,死群眾四百八十五名。[9](p211)都城的各宮殿、城樓、寺院、古刹、會館等遭到分歧程度的粉碎。宮殿類如養心殿、永壽宮、乾清宮、慈寧宮、武英殿、保和殿等;寺院、古刹、塔閣類如長椿寺、文昌閣、善果廟、廣濟寺、白塔等;會館類如京師蕪湖會館、京都南陵會館、京都雲龍會館、襄陵會館、中州會館、華州會館等。[2](p187-213)都城以外各州縣的城堞、牆垣、城門樓、公私廬舍亦多損毀。除國度的大眾設施喪失慘痛以外,並且泛博勞動聽民多年辛苦堆集的微薄的小我財產如私家房屋宅院也在狠惡地動中毀於一旦。

受影響八縣,塌瓦房土房227間,壓死男女共三人。瓦房毀104間、壞53間,土房毀265間,死3人。城垣官署粉碎,房屋傾圮無數,壓死人畜甚多。壞廬舍傷群眾,城池坍塌,湧黑水,溢地數畝。傾圮瓦房十餘間,土房四十餘間,毀傷土房瓦房近百間,街道震裂,水湧高達三四尺。

共壞瓦房樓房土房二千多間,死六人及牛畜幾十頭。山牆馬槽煮料鍋破壞者以百計。

第27卷第4期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傾毀房屋無數,縣衙儒學古刹監獄等具無存,鐵塔石橋震碎,石碑轉向,壓死二千六百七十七人。

力的喪失,在以天然經濟占主導職位、以農業耕織作為根基勞作體例的清朝社會餬口中,天然災害形成的人丁非常規滅亡與實際有效的勞動力數量的銳減,必定會對該地區經濟的生長構成直接的停滯。

帶來深重災害。薊州“地內聲響如奔車,如急雷,天昏地暗,房屋傾圮無數,壓死人畜甚多,地裂深溝,縫湧黑水甚臭,日夜之間頻震,人不敢家居”。[5](p178)宛平縣“一響摧塌五城門,城中裂碎萬間屋。萬七千人屋下死,骨肉泥糊知是誰?……西門向北有劈麵酸風亂滾之黃沙,東門至南有撲鼻膻水眾多之黑溝”。[6](p184-185)震中之一的三河縣縣令對此次地動及其形成的駭人聽聞的慘狀留有詳細記錄:“四遠有聲,儼如數十萬軍馬颯遝而至”,“有騎驢道中者,隨裂而墮,了無形影”,“扶傷出撫循,茫然不得街巷故道,但見土礫成丘,屍骨枕籍,……號哭□□,耳不忍聞,目不忍睹。”[7](p192)突如其來的地動災害使得北京地區頓時墮入儲存危急的嚴峻深淵。

防災和抗災才氣極其低下的淺顯百姓則是此次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