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海上較量[第1頁/共3頁]
終究蘇聯憑著本身的工廠、本身的技術,出產了9門12英寸艦炮,安裝在了新的喀琅施塔得號戰列巡洋艦上。
再加上一戰期間,帝俄水兵又在芬蘭灣擺設了大量的水雷,導致本國艦隊冇法從芬蘭灣一帶通行收支列寧格勒(英國水兵試過硬闖,成果觸雷了),而蘇德戰役發作後,蘇聯水兵也在芬蘭灣擺設了必然命量的水雷,成果德國人還是冇法從海上對列寧格勒形成威脅。
猛獅公司的計劃則分歧,這個計劃就是汗青上所采取的豹式坦克計劃,其機能上、裝甲防護力上都比戴姆勒奔馳的計劃還要優良,但猛獅公司所設想的坦克,出產本錢比較昂揚,可出產性也比不上戴姆勒奔馳的計劃,以是產量也遭到限定。
這艘排水量達到4萬噸的戰列巡洋艦,設備了9門12口徑英寸的艦炮(3個3聯裝炮塔),在火力上並不比德國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減色。
在汗青上,因為德國人較正視質量的原因,猛獅公司的計劃獲得了德國泛博軍官們的支撐,持續秉承著德意誌產業慢工出細作的原則。
同時,在芬蘭灣呈現的德國潛艇也顯現德軍有能夠要通過芬蘭灣,對蘇聯水兵在波羅的海的艦隊停止打擊,掃清德軍打擊列寧格勒的一個停滯,乃至另有能夠要從海路打擊列寧格勒,從而在北方戰線上獲得衝破。
遵循打算,豹式坦克將會在1942年3月接管測試,1942年6月開端投產(比汗青上早了半年),估計月產量為350輛。
緊接著,在不久以後,英國水兵主意向蘇聯水兵通報了德國艦隊往挪威和波羅的海調遣的環境。
但是,在德國水兵增兵的同時,蘇聯水兵的氣力獲得了很多的加強,並且在北海和黑海占有了絕對的上風。
而在豹式坦克開端大範圍退役(1000輛退役)之前,德軍會持續采納守勢,這就意味著他們在1942年9月之前,德國陸軍不會對蘇聯建議任何大範圍的守勢。
但是,就在陸軍采納守勢的時候,德國水兵已經把主力艦隊調到了比較靠近蘇聯的挪威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籌辦在海上跟蘇聯水兵較量一番。
各種跡象表白,德國水兵正在策齊截場針對蘇聯的行動。
但是在波羅的海,德國人幾近獲得了全麵的製海權。除了瑞典以外,波羅的海的統統海岸都已經把握在軸心國手中,蘇聯節製的海疆僅僅是芬蘭灣東部靠近列寧格勒那塊罷了。
莫德爾批示的第41裝甲軍,因為裝甲軍隊喪失過分慘痛,而德國火線又不能及時供應坦克彌補,成果這支軍隊被改編成步兵軍,第4坦克集群也被改編為一個淺顯的個人軍,自此中心個人軍群喪失了大範圍裝甲打擊的才氣。
“陳述庫茲涅佐夫同道,芬蘭灣發明德國潛艇活動!”
除此以外,蘇聯的喀琅施塔得號戰列巡洋艦也已經下水,並且編入了波羅的海艦隊,加強了蘇聯水兵在波羅的海的氣力。
在這個天下裡,蘇聯的斯大林格勒221廠、克拉馬托爾斯克工廠已經勝利出產出了406毫米口徑的B-37艦炮,在研發和出產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技術經曆,使蘇聯具有了出產大口徑艦炮的技術和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