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節: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1)[第1頁/共1頁]
待張守仁等出城的時候,薛國觀雖未親至,但也是派了本身的宗子和次子一起前來送行,首輔大人這個麵子也是不小,禮部堂官大宗伯也是親身相送,兵部則隻是派了一個侍郎馮元觴前來送行,這個侍郎倒不拿大,與張守仁扳話時實在聊了一會軍務,雖未幾顯高深,但也不是內行,張守仁對馮大人倒是頗覺佩服,有瞭解恨晚之感。
吳三桂便是此中之一,因找著機遇,對著張守仁笑道:“每有翰詹科門路過遼東,末將都要籌措酒宴,設歌妓佐酒掃興,再贈書家名畫,如許還湊趣不上吳梅村,征虜竟然與其交誼不淺,看來與複社並東林乾係也非同小可啊,實在是令人佩服。”
“梅村,此人如何?”
見他麵露驚詫,吳昌時笑道:“天如兄的安排,門生也不附和,梅村他上兩次與少保扳談,並忘我意,隻是為了複社大局罷了。”
張守仁發笑道:“長伯談笑了,我也隻是個老粗,那裡就能被這些大才子瞧在眼中?”
其他就是一些這段時候瞭解,算是勉強有友情的官員前來相送。
吳昌時嘴上客氣,但提起張溥時,臉上的諷刺意味,連吳偉業這類書白癡也能瞧的出來。不過幸虧很快吳昌時就換了說法:“不過再如何變,這些武夫不過就是吾等的棋子罷了。他若不肯冬眠於吾輩,天下之大,他也就隻能困守登萊浮山一地耳!”
吳偉業淺笑道:“征虜有古名將之風,門生不肯因公而廢私,以是也不肯因前次的事就此生份了。”[
看到有這些差事以外的清流官員來送行,遼鎮中的一些將領,倒是非常佩服。
“天如兄安插失利,劉澤清不能入濟南,魯地景象有變,當然要再行布子。”
雖不曉得這些讀書人的企圖,但張守仁也隻能禮數殷勤,不敢怠慢。
“這話也說的是了。”吳偉業皺眉,點頭:“此等事,弟真的不肯再參於此中,若不是天如兄的麵子,弟絕計不會前來。”
“虎睨狼顧,仍然是左崑山一類人物。”
吳偉業模糊也是曉得,張溥等人籌算過半年一年後就調張守仁至彆處軍鎮,然後用滲入摻沙子的體例把東林和複社的人安插到浮山營的軍中。象左良玉,身邊的幕僚就有很多是東林中人,包含候方域如許的花花公子都是到左良玉軍中效力過,左部諸將,受東林的影響也是極深,此中另有一些就是東林的人。
雖是如此說,吳三桂倒是底子不信的模樣。
看到張守仁在與大宗伯等人做最後的請安時,吳昌時臉上帶笑,嘴裡的話倒是與臉上的笑容完整不符:“左崑山又如何?看他擁兵二十萬,但仍然以我東林為馬首,這張守仁再如何桀驁,莫非能比左崑山還強不成?”
待時候一至,大宗伯替天子賜酒三爵,張守仁半跪飲了,再說一些叩辭天恩的話,這一次祝捷太廟,登萊鎮浮山營入京的大事,便算就此告終。
禮部的主事吳昌時便是此中之一,但叫張守仁不測的便是吳偉業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