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第六十章 收益(3)[第1頁/共2頁]
看到這麼多銀子,在場的人,就是和做夢一樣的感受。
“大人,利豐行那邊的帳結來了,這個月一共是四千三百石,該是五千一百六十兩銀,現在全數在此,請大人點驗。”
另有那些惡棍地痞,常日憑藉那些鹽丁,靠欺詐訛詐過日子,張家堡的親丁一來,這些人全數抓了起來,痛打過後也押到海邊熬鹽去了。
河上行船腳程理應更快,來晚了,申明賬目做的久了,那邊是港口總彙,每天過境的船有幾百條,隻如果鹽船,一概按斤兩來抽分,預算支出的話,應當不比張世福送來的少。
幾個月前,大師還是為幾兩銀子辛苦馳驅,把人重新到腳倒過來晃一晃,身上也冇有一兩銀子的窮軍漢!
淮安和揚州和江南一帶的稅關,一個關一年的支出才幾萬兩,到了清朝,一年就升到幾十萬兩,這個差異,但是太大了。
但因為軌製設想的缺點,販子被擯棄在外,既然如此,想販子給國度著力也不太能夠,以是明朝的商稅固然定的低,但收上來的稅倒是屈指可數,寥寥無幾。看
這一次是真的好幾輛雞公車推來的銀子,每輛車都壓的重實實沉甸甸的,利豐行給的銀子是濟南府爐房出來的銀錠,二十五兩一個,銀剪剪開的話,裡頭銀子如雪霜普通耐看,實足成色,非常討軍戶們的喜好。
要曉得,大明一年的茶稅總和才幾萬兩,五個稅關的支出加起來,一年才二十萬兩!
一年十八萬兩白銀的支出,這個數字的確象是在做夢!
現在另有白河口的銀子冇送來,那邊是蘇萬年的處所,不過猜想今晚之前,蘇萬年也會趕過來。
不過商稅雖低,還能賴帳,各種雜費分攤倒是免不了的。都會要防火防盜,雇傭更夫,這些雜派都是商家托付給官府,另有一些處所公益的分攤,就是由士紳和典史、總甲如許的小吏來定,然後和商家分攤。
打跨馮三寶後,張守仁又把巡檢的位子弄到了,浮山和靈山兩個鹽場的提舉也換成了本身人,還派了一個小旗駐守到靈山鹽場,又卡住了靈山鹽場到膠州一帶的路口,固然人手不敷,漏了很多私鹽估客,但因為把握的鹽多了,以是支出仍然非常可觀。
現在親丁隊駐在集上,小偷小摸就絕跡了,逮到的小賊一概送到海邊,一人發口鐵鍋熬鹽,甚麼時候把罪洗清了,甚麼時候放人。[
現在麵前倒是加起來萬把兩的銀子堆在一起,亮晃晃的刺目,如同一座銀色的小山。
當然,名聲是比馮三寶如許的惡棍匪類要強上一萬倍。
彷彿是籌議好的,剛把張世福送來的銀子收下來,張世祿又是帶人倉猝趕來。
如許一來,全數支出加起來,一個月是一萬二千以上,最多應當能到一萬五千!
以是,這銀子也不是白收的,馮三寶期間是收錢不管事,還騷擾處所。
這方家集是四周的商貿中間,有兩條大河和幾條小河穿流過境,人丁有好幾萬人,論鎮子的範圍大小比即墨縣城還要大的多,軍戶親丁們在張守仁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