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重生之黃金寶鑒 - 第124章 【鄭和寶船】(六更)

第124章 【鄭和寶船】(六更)[第1頁/共2頁]

現在天在東南亞海疆發明的沉船,絕大多數都是晚明今後的。

秦凡感興趣的是,在香江有很多遠洋打撈公司,古玩市場上常常能見到外型精彩的真品海撈瓷。

在這個年代,一台配置略微好點的家庭電腦都要一萬多塊錢起步,淺顯家庭難以承擔。再加上很多家長以為買電腦就是用來玩遊戲,有些不務正業,導致家庭電腦的提高程度遠不及西歐國度。這讓秦凡這個用慣了電腦的穿越者非常不適應。

永樂年間,明成祖命三寶寺人鄭和帶領200多艘海船,2.7萬人從太倉的劉家港起航,遠航西承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度和地區,曾達到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暹羅、阿丹等國度,目前已知最遠曾達到過東非和紅海地區。

明朝因為長時候禁海,打撈出來的沉船並不太多,各位看官對明朝帆海印象最深切的常常就是鄭和下西洋了。

據《明史》記錄,鄭和帆海寶船共63艘,此中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載重量八百噸。這類寶船巍如山丘、龐大無匹,可包容上千人,是當時天下上最大的船隻。

80年代中期,在阿姆斯特丹停止的“晚到了四百年的中國瓷器來了”大型拍賣會上,拍賣品均是從16世紀到17世紀沉船中打撈出來的中國瓷器,此中就有很多外型精彩的“克拉克瓷”,引發了全天下的存眷。

光是今後次拍賣會的拍品上看,這批海撈瓷無疑都是可貴一見的佳構瓷器,具有很大的保藏代價和貶值空間。

秦凡也是費了很多口舌,才壓服秦父秦母買了一台目前海內最頂尖配置的家庭電腦。

“看來隻能去香江碰碰運氣,嚐嚐能不能查到有關那艘沉船的線索了。”

到了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葉,列都城開端建立東印度公司,跟中國做貿易。因為歐洲人燒不出瓷器,以是隻能以海運的情勢將中國的瓷器運歸去。

不過秦凡能夠肯定的是,他在阿誰實在的夢境中看到的沉船,從款式上看必定是來自中國。並且這艘沉船儲存的非常無缺,如果能找到它淹冇的位置將沉船打撈上來,絕對是一筆龐大的財產。

秦凡看了一下在香江停止的這場海撈瓷專場拍賣會長停止拍賣的瓷器,發明此中不乏一些繪畫精彩的克拉克瓷。

隻不過秦凡對遠洋打撈是一知半解,隻要實際知識,冇甚麼實際操縱經曆,這事還得找專業人士才行。

海撈瓷之以是能遭到國表裡保藏家的喜愛,啟事不過乎三點。

因為鄭和下西洋破鈔大量的賦稅,形成國庫空虛。以是自宣德以後明朝就開端封海,厲行製止官方商船出海。直到隆慶開關以後,明朝的外洋貿易才又開端繁華起來。

有史學家以為,永樂期間鄭和下西洋耗損的白銀約在600萬兩擺佈,相稱於當時國庫年支出的兩倍,而這還不包含造船的用度支出。

獲得必定的答覆以後,喬真真臨走之前還向要了一個E-mail地點,將那場海撈瓷專場拍賣會的詳細內容傳到了秦凡郵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