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七回 望海峰五台鬥劍(四)[第1頁/共4頁]
趙坤元看破這金光似虛而實,大半企圖在乎令仇敵目炫神迷,但如果置之不睬。那金光便化虛為實了,這真假之間的變幻神妙非常,全在禦劍之人一念之間。劍氣又是包含無窮純陽烈火,平常飛劍、寶貝,遇之即熔。
三仙大喝一聲,那烈火劍驀地金光又是高文。百十股奪目刺眼金光騰地飛起,好似蛟龍出海,往趙坤元張牙舞爪衝去。
趙坤元笑道:“殺劫中人,還妄圖脫逃嗎?”話音未落,白蓮座上的元神驀地飛起,被九嶷鼎金虹捲住,往鼎腹中裹去,頃刻不見。
妙一真人齊漱溟見狀,忙將太清神符催動,大聲喚道:“正邪不兩立,恰是替天行道之時,諸位還請力戰!”
趙坤元偷眼看去,那寶幢頂上緩緩滾轉著一團五色祥光,恰是鎮幢的佛祖舍利,其下七層,鑲嵌降魔七寶。尚未驅動,便已是津光高文,不讓承平清寧劍獨美在前。
如果敵手聽了,便是周身骨軟如棉。如癡如醉,知覺全失,不知轉動。任何短長的道力神通,便都被破去。仇敵接著心神大亂失守,勾動本身真火心魔,自化成灰,身故道消。這般殺人於無形的短長法門,乃是佛門絕學。端的陰狠暴虐。
齊漱溟等拊掌讚歎,忙各駐方位,持定旗門,由妙一真人執掌太清神符。居中主持策應,隻等尊勝、大智等人退出陣外。便馬上策動,將望海峰高低煉化。碾為齏粉,重返洪荒。
再看趙坤元獨立支撐,全憑一柄飛劍抵住七寶金幢,運轉玄功,死力抵抗禪唱魔音,對峙大半個時候,劍光漸弱,麵色也已紅白不定,顯出敗相。佛門二老這廂更加催動寶幢、禪唱,步步緊逼。
封神倒台上,趙坤元元嬰口中低吟法訣,九個佛家靈胎當即被定住身形,冇法寸進。
正思忖間,又稀有道身形落下。恰是尊勝禪師與驪山七友。尊勝對峨眉三仙道:“大智師兄與妖道恰是相持關頭,你等何不將兩儀陣備好,見機策動!”
兩儀微塵陣外,一向觀戰的佛門六位神僧神尼也是驚奇。他們雖是當時有道高僧,畢竟未曾獲佛門無上果位。貪癡痛恨諸般未能全消。特彆是天蒙老衲人,因為前次被趙坤雲假借賢人之靈識所傷,對五台尤其痛恨,見現在這般情勢,天蒙道:
陣外的天蒙和尚也看出便宜,對白眉、優曇、芬陀交代了幾句,也飛身落下,用佛法隱晦神光,移形幻相,比及了趙坤元身後,將雙手向外,五指上各放出一道細若遊絲的金光,往背脊要穴激射。目睹趙坤元對仗尊勝、大智,防備不及,瞬息間便能將心頭大患撤除,悄悄竊喜不已。
太乙五煙羅通靈護主,五股鬥粗煙柱騰地飛起。扭轉不定,護定趙坤元四周。哪知遇著金光烈火劍的劍氣,竟然次第消磨,金光更加奪目,煙柱漸趨暗淡。
大智禪師見千年佛門降魔珍寶不堪一擊,數世心血毀於一旦,心神盪漾,再也冇法矜持,雙目、口鼻中流出縷縷淡金色精血,道行大減。
說罷三人回身自去不提。
正對勁間,十股金光驀地倒飛,不受天蒙差遣,往三層倒台上倒飛,轉眼不見。事情俄然,天蒙和尚也是未能前知,防不堪防,轉頭往倒台上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