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妙語說玄冥 相期育幽蘭(二)[第1頁/共2頁]
三人一起閒話,行至古桂坪方纔停下。趙坤元見參天桂樹中有一株千大哥桂,大可*抱,高低二十餘丈,已然腹空,想到原書中所述的桂屋,看來申若蘭還未斥地,乾脆提早告之,對她道:“你師父洞府下了符咒,不便收支,其間理洞府不遠,我看這株桂樹,生的倒也奇妙,辟為修道之所豈不稱心!”
紅花姥姥得意了趙坤元那道上清靈符,道法通透,也算知天機有變,飛昇之期已然不似先前所推演的那般了,當即點頭承諾道:“掌教且寬解,此事輕易,老身可貴尋了若蘭這個對勁的衣缽弟子,另有些世俗顧慮,也想多幾年言傳身教,免得這孩子孤苦無依!”
紅花姥姥雙手接過錦囊,忙答允道:“掌教放心,老身拚將一身功力,也要嚴守指令,絕無貳心!”
“道友這卷天書倒也不差,可惜不是完本,空有術法,未載心訣。不過的確是上清的路數,貧道的心法能夠幫道友參詳。”
趙坤元又取出一個實現封好的錦囊,遞於紅花姥姥道:“來歲6、七月間,便是我五台一大樞紐,或有門派大劫,固然有驚無險,然也不成不預先防備。這個錦囊留與道友,到時天然示警,還望按計行事!”
二人言談甚歡,各有獲益,不覺數日倉促便過。這一日,趙坤元見紅花姥姥,神光外放,元胎模糊躁動,曉得其心生開悟,不成試了參悟機會,乃起家而立,道:“道友此時再不閉關參悟,怕是錯失了良機。貧道這便告彆,外事無需掛懷,到時再行相見!”回身而去。
趙坤元道:“這般厚望貧道實是不敢,我也多是個會說不會練的假把式,得聞大道也不過這十幾年的風景。隻是那修道人的根底還是有些感悟的。自來萬物俱主其理,義不相乾,事不相擾,敬修其神,覺得天寶。是故求道者便是元神束氣,或處純陰或處純陽。這般修煉或可超凡,確難擺脫。需知天道根底全活著間,冇有人道何來天機?是故天道最重外功,門派意氣之爭,實則便是掠取人間功德。”
趙坤元拍了拍他腦袋笑罵道:“你這孽障,也曉得打坐修行的好處了嗎?倒也可貴!”
趙坤元笑道:“釋家喜辯佛祖西來意,道門常講老子化胡說,以我看來俱是積修外功、爭奪氣運。道友或難一事想透,也不打緊,隻是飛昇之事還望暫緩十數年,等我五台大劫一過,道友也無有後顧之憂,再行飛昇,豈不分身?”
兩人又說了些修道之法、練劍秘術。紅花姥姥本是前輩傍門散仙,見多識廣,很多見地也令趙坤元大開眼界。他所習正宗上清道藏,直指大道奧義,所發玄門真意,也令紅花姥姥有醍醐灌頂之感。
趙坤元又傳了她祭練飛劍的術法,令其將先前元江所取兵刃,修煉到可與身相合的境地,方可出山,不然不成闊彆福仙潭一步。這才領著穆函回身而去,申若蘭忙跪送不提。今後有申若蘭在內的五台諸女另有一番曆練。
紅花姥姥喜不自禁,忙躬身就教道:“老身本是傍門入道,走了很多彎路,還請掌教真人指導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