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重生之蜀山混元 - 第五十四回 衛道不惜身 大陣鎖旱魃(一)

第五十四回 衛道不惜身 大陣鎖旱魃(一)[第1頁/共2頁]

施施然飛翔數日,來至北海陷空島。趙坤元也不袒護氣機,劍光橫貫長空,無遠弗屆,陷空島上早已曉得。比及趙坤元與穆函按下劍光,靈威叟已然立於殿外恭迎。

立即將承平清寧劍取出,一道青光,直入空中,按著趙坤元心機,往下尋覓水脈。承平劍本是賢人青萍劍意而生,能滋養萬物,生化土木。往下數百千丈,才尋到一甚小水源,可見旱情之烈。將其引自空中,不過一股指頭粗細的泉眼。

趙坤元想到一事,命靈威叟起家,心中暗一推算,笑道:“你阿誰孩子也是不錯的根骨,隻是陷空道友礙於他另有一段孽緣未了,不肯支出門下,你且寬解,便由我作主收在五台門下,今後隻要他儘力修行,少不得有個地仙位業。”

厥後五台開府,趙坤元也邀其前去觀禮,兩下方答覆古交。陷空老祖也服膺上清教規,成為截教長老。不過趙坤元觀其態度,在峨眉與五台之間還是有些躊躇,此行便是要果斷其態度。

穆函道:“掌教祖師莫非看不出蹊蹺嗎?這大旱非是全出自天機,大半乃是因為旱魃作怪。弟子本是出世木魃異類,建議凶威也能赤地千裡,也算是旱魃同類,故頗能感知它的氣味。隻是不若旱魃這般上古大妖,猱形披髮,一足而行,天生便有異能。”。

靈威叟見他說得輕描淡寫,然麵色凝重,心中惴惴,忙恭敬接過玉簡。

趙坤元曉得崇禎年間,氣候無常,幾無風調雨順年景。明帝雖一心抖擻,何如天不庇佑,朝廷高低又幾近腐敗至極,表裡交困,終究一敗塗地,令人扼腕。不過這旱情有些蹊蹺,雖有雲彩,卻難致雨。

趙坤元曉得靈奇也是上佳的資質,後拜在嶽雯名下,將其支出五台,既可強大五台,又少了一個潛伏敵手,何樂不為?

趙坤元悄悄感喟,看來峨眉也開端佈局落子,本身還是有些晚了。天乾山小男與峨眉向來交好,前番在五台已然表白態度,此時也不曉得他來尋訪陷空老祖所為何事,不過大抵應當是做峨眉的說客。

靈威叟麵有難色,忙躬身見禮道:“掌教真人包涵,自五台返來,家師本在島上潛修,前些日子,天乾山小男真人來訪,晤談多時,又一起飛遁而去,至今未回,弟子也不知內幕!”

老丈見趙坤元隻略一行法,竟然就竄改出泉水來,果然是神仙中人,來此挽救百姓,忙高呼村中餘者,又頂禮膜拜不已。

一起之上趙坤元暗自推算,與木魃穆函趕至北海無定島,尋訪陷空老祖。自當日趙坤元北海一行,偶遇曉月禪師與陷空老祖爭鬥,出麵化解了恩仇。當時雖未表白身份,以陷空老祖的道行已然猜出*,隻是不便言明。

看著老丈愁苦模樣,趙坤元冇法視而不見,置身事外,對他道:“白叟家,貧道曾學過些術法,倒也會些神通,善能裂地取水,隻是水量未幾,等我在此處咒一泉眼,你與村中留人,先渡此艱钜,容我再思良策!”

那老丈方悠悠道出原委,本來自崇禎二年,陝北鬨了民變,官軍、民軍來回在此纏鬥,老百姓便已愁苦不堪,死傷無算。恰好又是比年蝗旱,年初開春,大半年來滴雨未下,莫說灌溉田畝,便是人畜飲用也非常艱钜,隻靠著四周幾條小河勉強保持,盛暑一過,河底也已乾枯。青壯有力者多去逃荒,老丈因為是個孤寡,寧肯餓死在祖塋,也不肯背井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