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車箱峽風雲突變(一)[第1頁/共3頁]
趙坤元不由心中一緊,方覺身後又多出一人,恰是與朱梅秤不離砣的追雲叟白穀逸。再加朱梅與鐵蓑三人,模糊將趙坤元圍在當中。若論功力現在趙坤元道法精進,不在嵩山二矮之下,鐵蓑較之另有不及,不過雙拳難敵四手,這三人將其困住,倒也是件頭疼的事情。
白穀逸微微歎道:“趙道友,我知你也不是等閒之輩,前者在元江也見地了你的通天手腕,隻是有我三人在此,困你個三年五載的,想來也非不能。不過我也隻是望道友勿要插手凡世紛爭,免得自討苦吃。道友莫非不知那朱明氣數已儘,義兵首級乃是天煞下凡,代天完了殺劫,你我清修之士,本該緊閉洞府、默誦黃庭,何必趟這渾水?”
趙坤元一見道:“這卻不是,凶惡遠不如之,乃是左道中人練的屍瘴,倒也凡體肉胎難捱這毒瘴。你且下去,將那施法之人製住,莫叫他以邪法害人!”
崖壁上趙坤元救之不急,隻得倉猝飛落,得空顧及穆函傷勢,直往那兩人望去。
趙坤元不肯盧象升心胸不安,乃笑道:“修行豈是坦途,但求心安便是全真。自來禍福相因,即便是劫數報應,也說不定便是貧道的機遇呢!你勿要多慮,儘力備戰,謹慎困獸之鬥。”
這邊天雄軍再往裡進,火炮便難前行,便是長大刀槍,也是揮動不便,盧象升乃命部下各執弩箭、短刀,謹慎寸進,大隊人馬隻在背麵策應。也是因昨夜趙坤元囑托之故,盧象升本日有些冒進,如果慎重持平一些,隻需將穀口鎖死,漸漸耗得仇敵精疲力竭斷糧斷草,到時天然是不費吹灰之力。
穆函應諾,飛身而下。他這大半年來為趙坤元悉心指教,本就是銅皮鐵骨,利爪鋼牙,現在更加短長非常,雖冇有甚麼飛劍寶貝傍身,平常劍仙怕也不是其敵手呢!
幸虧趙坤元與穆函一向在崖壁觀戰,穆函又是個眼尖的,對趙坤元道:“祖師你看,上麵那團五彩煙霧好生奇特,不似此處之物,倒彷彿我昔年在莽蒼山所見的桃花五毒瘴了!”
趙坤元淡淡感喟一聲道:“貧道這大半年來運營很多毒計,到底是害人的性命,今又來此叮囑你,數萬性命喪於我口,這般天大罪惡卻不知如何報應!”
來者不是旁人,恰是嵩山二矮的朱梅與長沙穀王峰的鐵蓑道人。朱梅一把將穆函摔到地上,不由得開言調侃道:“你五台派果然自甘下賤,似這般天生凶物,竟然收伏,作你殺人的虎倀。你犯下天大的罪孽,遲早諸位正道朋友與你算算清楚!”
車廂峽口澗穀長,
盧象升忙欣喜道:“真人乃是為國效力,剿除亂源,便是以殺止殺也是莫大功德,如何會是罪惡?
這才引來一段峨眉佛門鬥五台,十年劫數受磨難的後話!
“趙道友實話告你,你這大半年來所為皆是大乾天忌,雖說是情有可原,可有悖修道人不問俗世,不粘因果的本分。現在峨眉、佛門的幾位道友約齊往五台山尋你實際。我與嵩山二位老前輩,也是接了飛劍傳書,正作商討,見峽穀中彷彿有些不當,纔來此觀瞧,不想倒先遇見道友了!於今之計,道友莫不如先回五台,與世人分辯明白,化解兵戈,免得複興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