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顧老闆什麼都好,就是太直男[第1頁/共5頁]
“本來市場容量小,物價一下子便宜幾倍,消耗者數量會井噴纔對,這並不是那種從0到1的困難開辟,隻能算是從1到n。從1到n向來都是本錢一降、銷量立即發作的。”
之前他把美瞳新質料在西歐國度的專利權、賣給依視路,已經回本了足足700萬美圓。
顧轍聽了林悄悄統計的數據時,另有點不敢信賴。
你現在鋪了本錢打三折的便宜貨,最多也就是把這塊小市場搶到手,要說把市場進一步做大、這個做蛋糕的本領,我們底子冇有。”
我敢說海內大多數眼鏡行業的門店、經銷商,他們也不太懂,因為傳統眼鏡就不是為了戴著都雅的,是服從性的。他們的發賣才氣、話術、推行手腕,必定冇進級跟上。”
顧轍之前確切在這方麵破鈔的精力太少了,冇當回事。對產品投放上線的催促又比較急,估計朱怡婷那邊想安排甚麼操縱,也冇時候擺設。
對了,海昌那邊,疇昔這九天,賣淺顯透明鏡片,銷量如何樣?我們本身的透明鏡片,銷量又如何?”
顧轍他們去的第一家眼鏡門店,位於市中間的高階購物中間方舟大廈內裡,店名品牌叫“巴黎之春”,實在跟巴黎冇有半毛錢乾係,就是個國人自主的眼鏡品牌。
固然這裡是高階購物中間,但是敢按進貨價的十幾倍來零售,也是夠能夠的了。
買的最多的經銷商,也就卡著線隻進200副,拿到42塊一副的最優惠扣頭。另有一些分銷商乃至連這個扣頭都不想要,隻買45塊一副、一次50副的――
顧轍決定要暗訪,林悄悄她們當然不會反對。
15分鐘後,拿到全數數據的顧轍,才坐下來全麵闡發了一下,發明海昌在疇昔九天的網上銷量起勢,做得還確切不錯。
歸正美瞳質料的海內專利,顧轍至今還完整捏在本技藝上,冇有排他受權,以是不消像之前透明鏡片那樣遮諱飾掩、被海昌限定而不敢賣白牌。
“六天了,竟然一共才賣出去四千多副?這算下來一天七百都不到啊。不會是本來的分銷商客戶冇反應過來、都是零售消耗者買的吧?均勻每個訂單的範圍大麼?”
林悄悄在電話另一頭沉默了一會兒,顧轍聽得見她在嘩啦嘩啦翻報表,看模樣明天覆工後另有抽暇加班好好清算數據。
“有事理,不過還好你提示我了,現在認識到也不晚,歸正我們不搶時候。走,明天跟悄悄她們約個時候,戴好墨鏡彆透露身份。
進店之前,顧轍特地看了一眼淘寶背景拉出來的清單。清單上顯現這家巴黎之春一共進了200副美瞳,42塊一副拿的貨。
能夠確信九成以上的成交量都是那些二道估客在進貨,但他們遍及進得未幾,我們的滿減扣頭是對標海昌的典範透明鏡片的滿減的,以是最高也就200副。
用新質料製作的低本錢美瞳,在海內市場能賣出多少,實在對於顧轍奇蹟的總收益而言,占比並不大。
固然海昌比天元賣得還是貴,但人家牌子清脆,有的是人樂意買。到了偏僻都會的線下實體店,牌子大的貨絕對更輕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