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誰肯沙場萬裡行[第1頁/共3頁]
朱國良身為薊鎮總兵、南京後都督僉書提督神機營務,且臨行前,天子一再叮嚀到遼東後全憑熊廷弼調派,他並非冇有大局觀,而實為有磨難言。
熊廷弼聽後將朱國良之事拋到一邊,當即起家對紅罩甲號令道,“設香案,開中門,迎中使。”然後轉向秦良玉笑著說道,“馬伕人,那就一同前去吧。”
兩月前建奴進犯懿蒲二所時,秦良玉所部正駐守上榆林堡,建奴見其難攻才轉而攻十三盜窟及奉集堡。熊廷弼知其部將悍不畏死,本就有重用之意,要不是顧及她是婦人,定會向朝廷保舉的。現在天子大膽摒棄向來恪守的漢法,破格授銜,讓他喜出望外。
蒲河在瀋陽東北,距遼陽最遠,加上雪天路滑,朱國良有所羈遲也就不怪了。
香案設在正堂門外台階上,居北向南,高時明將聖旨授予侍從的禮部宣讀官,說道,“天子詔,眾將跪聽。”
“娘,孩兒可從未自認有趙子龍英勇,那都是軍中兄弟取的諢名。”馬祥麟弱弱的辯白道。
說完,高時明中懷中取出一封信,上前一步遞給秦良玉。秦良玉謹慎翼翼的從中取出宣紙,見上用硃筆楷謄寫著幾行字:“賜援遼女官秦良玉:蜀錦征袍手製成,桃花頓時請長纓,人間多少奇男人,誰肯疆場萬裡行。”
白鎧甲在女扮男裝的侍衛手中接過裘皮大氈,從速給正欲出門的秦良玉披上,秦良玉任其施為,穿戴好後,眼中儘是慈愛的看著他,見其臉上汗漬,斥道,“瑞征吾兒,休要與人混鬨。”
留下秦良玉,屏退其他,再一番酬酢過後,高時明放下茶杯,說道,“熊相公,萬歲爺的意義是陳策調離後,就由秦良玉駐守遼陽,不知是否合適?”
高時明聽聞過秦良玉之事,對這位代夫援遼的奇女子甚為敬佩,起家也向上虛拱手後說道,“萬歲爺力排眾議,例外授銜,秦將軍可不要孤負聖恩啊。”
因遼東戰事,聖諭頻傳,驅逐的製諭香案是常備之物,並不需求多做籌辦。高時明點點頭,雙手從侍從接過錦布聖旨,自中門而入,熊廷弼等人待聖旨過後纔跟著順次進入。
秦良玉聞言先是一愣,他曉得曹文詔便是先前的紅罩甲,乃熊廷弼新近簡拔的親軍,冇想到其戰力竟和本身自幼調教的兒子難分伯仲,便用手拍了拍還高過本身半個頭的兒子背,笑道,“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吧,看你今後還敢自誇‘趙子龍’否?”
“大人,使者稱今上亦有旨意,命一併聽宣。”白鎧甲接著纔對在場獨一的女性秦良玉稟報導。
白鎧甲名馬祥麟,字瑞征,恰是秦良玉與石柱宣撫使馬千乘之子,他聽到叱責本有些心虛,但見母親雖口中峻厲,卻麵色平和,便小聲道,“娘,孩兒曉得分寸的,剛在城外和曹文詔比試,隻是參議,冇想到一個小小的把總,孩兒竟然冇沾半點便宜。”
在秦良玉悉心調教下,馬祥麟允文允武,自不消擔憂其桀驁不馴,她倒反為兒子能找到老友而感到歡暢。
熊廷弼與立於案東的高時明相互行兩拜禮,至此,受詔儀畢。以後自有屬將收儲聖旨,不提。高時明被引入大堂,於東首坐飲茶,熊廷弼於西輔弼向敘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