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把握何來?[第1頁/共3頁]
而MD90能賣出去嗎?這就更不是一個題目了,起首,MD90並不是掉隊機型,它一九九三年第一架原型機試飛,一九九四年年底拿到了美國聯邦航空局適航證,一九九五年第一架客機才正式托付客戶,而到現在也不過戔戔的五年時候。對於飛機這類產品來講,隻要五年出產時候的飛機型號,說是新品也不為過!何況,美國波音公司固然停了原麥道的飛機出產線,但是這並不是說麥道公司的產品就一無是處,波音公司的波音717飛機,就是在麥道公司的產品上改收支產的。而波音717年,在方明遠的宿世裡,共出產了一百七十餘架。
“好!”國清山大踏步地向亭子走去,內心倒是已經翻了天。作為中原航空航天產業個人公司的一把手,國清山對MD90項目標內幕能夠說是瞭如指掌。MD90項目之以是上馬,當然是因為波音公司兼併了麥道公司以後,因為產品堆疊而將MD90停產,但是更首要的是,當時海內所出產的MD90飛機,成比從外洋入口還要貴出很多,並且冇有海內的航空公司情願領受。這形成海內所出產的MD90根就看不到銷路,也看不到紅利的遠景。
他信賴,以方明遠的才氣,在這幾天裡,該當是不難查出來這些環境的,但是他又那裡來的如許強的信心?
國清山仰開端來,看著陰沉沉的天空,心中的高興已經化成了沉甸甸的重壓。是啊,方明遠說得很明白,既然是籌算讓對方接辦這個項目,那麼就是但願他能夠將這個項目盤活起來,做大做強。而如果冇有決策權的話,方家投入這百億資金,就是為了到新公司裡,聽人批示的嗎?傻子纔會做的。
方明遠笑了起來道:“如果說真的能夠做到這四條的話,讓新公司成為海內民用客機出產的龍頭企業,我不敢說,但是讓它普通運營個十年八年,我想不是題目。至於十年八年後會是甚麼模樣,一要看海內和國際的經濟生長狀況,萬一發作經濟危急,國有航空公司有國庫兜著,民營企業就隻要靠本身了。另一個,也要看,中心賜與的政策會不會突變。”
更首要的是,滬市總裝的MD90飛機,已經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的適航證,這也就意味著除了歐洲航空市場以外,天下其他國度的航空市場,MD90已經冇有準航的停滯了!
顛末幾天的幾次考慮,方明遠還真的是感覺,如果說國度賜與必然的政策攙扶的話,這個項目還真有起死複生的能夠。
“明遠!”柴嫣輕呼道,打斷了他接下來的話。
如果說……真的如方明遠所說的那樣,那就意味著原要打水漂的國度數十億資金投入重新被盤活。僅此一項,就為國度挽回了钜額的喪失。就算終究這一項目還是以失利而告終,那麼最糟糕的環境不也就是這一筆原就已經被以為是打水漂的資金完整泡湯了,對於國度來講,冇有本色性的喪失擴大。
“如果說,做到了這四條,你有多少的掌控?”國清山直接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