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冶鐵禦史[第1頁/共3頁]
崇禎道:“這些亂兵聚眾叛變、放火殺人,乃至還殺了我大明的湖廣總督,朕不予嚴懲卻反而要賞賜給他們恩田,你感覺如許合適嗎?”
小崗村包產到戶的故事大師都是耳熟能詳,一樣的地,一樣的人,為甚麼一個包產到戶就能讓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臣,謹領聖上教誨。”章曠再次長長一揖。
“花消之事不消你操心。”崇禎當即打斷,“外務府會供應統統開消。”
見崇禎決計這麼大,章曠一咬牙說道:“臣能辦!”
以是說湖廣熟天下足,這話真不是一句諺語罷了,真有究竟根據。
“懲罰就免了。”崇禎哼聲道,“章曠,有一顆仁心是好的,但是仁慈過分,那就成了爛好人,受了你恩德的人也是不會念你的好。”
“確有一法,不過並非臣之所創,乃是臣於一古書中得來。”吳晉錫道,“既然生鐵炒之可為熟鐵,當也可炒之而為鋼,而不必磨鍊!”
再冇有比這更好的懲辦之法。
頓了頓,崇禎又說道:“何騰蛟泉下有知估計會被氣得活過來再次一次吧?”
當下崇禎一正神采說道:“吳晉錫,朕欲在長沙府下湘潭縣設一大型冶鐵工廠,專替外務府冶煉生鐵、熟鐵及鋼鐵,今需一冶鐵禦史賣力此事,你可願為為朝廷擔此重擔?你如果情願,朕這便發起內閣擢升你為右僉都禦史兼冶鐵禦史。”
待吳晉錫大禮參拜過,崇禎問道:“吳晉錫,聽堵卿說你對金石礦冶之道很有瀏覽?”
堵胤錫道:“要說呢,很多莊田本來確切也是各府縉紳的,隻是為了迴避稅賦纔不吝投獻於各藩名下,但既然現在這些莊田已經在各藩名下,縉紳就無權再拿歸去,他們想要拿歸去也行,把投獻在各藩名下以後逃脫的稅賦補齊便可。”
“臣借用天工開物之原文,凡鐵分生、熟,出爐未炒為生,既炒則為熟,生熟相和煉之則成鋼,不過臣覺得其鍊鋼之法實不敷取。”
即便按8000萬畝計,一年便能夠收取糧賦428萬石有奇!
“章曠,你說甚麼呢?天底下哪有這等功德。”
到崇禎年間,各藩侵犯再加上各府地主縉紳投獻的,各藩名下的莊田少說也在8000萬畝往上,留在地主或百姓名下的耕地毫不會超越500萬畝。
“工廠範圍天然是越大越好,年出鐵量也是多多益善。”崇禎不假思考的說道,“朕不給你設定上限,但是下限卻得說好,年出鐵很多於兩千萬斤!”
打發走章曠,崇禎又派人把吳晉錫叫來行轅。
頓了頓,崇禎又道:“章曠,趁現在春耕還冇有開端,百姓們都還閒著,你從速構造壯丁興建水利,至於銀子,據朕所知現在戶部有的是銀子,你如果開口去討要,上百萬兩估計是很難要到,但是幾十萬兩應當不難。”
“至於剩下的那十萬餘亂兵,則必須得畢生服勞役。”
經張居正清丈以後,湖廣合共有耕地9100多萬畝。
“聖上是說,將藩王名下的莊田充為官田,再然後分給百姓耕作?”章曠差點思疑本身的耳朵呈現幻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