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 絕處逢生 第50章 搏戰北角(6)[第2頁/共4頁]
顛末最後的戰役,英國批示官也認識到了本身劈麵的德國艦群中,有一艘是機能甚過於任何一艘現役英國戰艦的俾斯麥級,但他們並冇有就此撤退,而是稍稍調劑了他們的戰役斜縱隊,以包管各艦能夠充分闡揚本身的火力並集合進犯德國艦隊中威脅最大的戰艦,同時派出己方的擯除艦分隊從兩翼迂迴停止魚雷進犯――在歐海之戰結束後,英國水兵內部並非冇有停止戰役總結,但人們遍及以為托維的致命失誤在於過早耗損了本方的艦載航空兵力,從而使得主力戰列艦在前期作戰時因為德國艦載機的進犯而墮入被動,至於炮戰中的戰術挑選,人們除了更加必定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強大防備力以外,卻冇有再純粹的行列上作深切的會商。
“噢?甚麼?打中了?太好了!太好了!”
德意誌之傲,不列顛之辱。
現在排在英國艦隊最前線的,變成了吊掛水兵少將旗的分艦隊旗艦“君權”號。當年波瀾壯闊的日德蘭大海戰發作之時,“君權”號方纔完工,當時意氣風發的新銳戰艦,顛末端25年又6個月的風風雨雨以後,是老驥伏櫪還是老態龍鐘,戰役是最好的標準!
時候回到19411年11月,淩晨1時。
針指向半夜12點15,海麵上的喧嘩暫告一段落,這續時候之、掃尾之快,不但大大超出了英國批示官們的估計,就連展開打擊的德國人也感到不測――戰役伊始,德國重巡洋艦“希佩爾水兵大將”號便以狠惡而精準的炮火持續射中英軍的兩艘前哨艦並使其起火燃燒,而在火光的指引下,隨後插手戰役的德國擯除艦分隊英勇的衝到了1600米的間隔才發射魚雷,這時兩艘英國前哨艦已經避無可避了。在接二連三的龐大爆炸聲中,英國人在這個早晨又喪失了兩艘艦艇,而四艘戰艦的噸位加起來已經超越12萬噸,陣亡和被俘職員多達千人,可兩場戰役合計之下竟還不到半個小時!
12點25,德國戰列艦“提爾皮茨”號駛過兩艘英國前哨艦的淹冇地,同一時候,由戰列艦“君權”號和“皇家橡樹”號構成的戰役分隊也從北角四周海疆全速向東行駛,其陣容中不但有從謝德蘭群島護航而來的十餘艘輕型艦艇,還包含先期到達這一海疆的重巡洋艦“康沃爾”號――該艦屬於英國水兵的“郡級重巡洋艦第一批”即肯特級,因為其裝甲虧弱以是又被暗裡蔑稱為“白象”、“紅色的宅兆”和“薄皮”。萬幸的是在二戰發作前該級艦停止了完整的當代化改裝加裝了附加裝甲並晉升了防空才氣,綜合戰役機能獲得了必然的晉升。
因而,張海諾和他的軍官們欣喜的發明,居於中彈戰艦以後的,是兩艘製作於上一場戰役期間的複仇級戰列艦。因為其設想思路和更早完工伊麗莎白女王級非常類似,隻是在動力裝配上有所改進,而戰艦尺寸、噸位和裝甲等技術目標均隻是略低於伊麗莎白女王級,因此常常被看作是伊麗莎白女王級的縮小版本。不過固然儲存了伊麗莎白女王級的首要火力――門15寸的I型倍徑主炮,但這類戰艦各方麵的目標,包含23節的最高航速、51-33C毫米厚度的裝甲以及陳腐的隔艙設想,都已經遠遠掉隊於期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