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動腦子,下個早工[第1頁/共2頁]
天大地大用飯最大,甚麼事兒也比不上糧食首要。
大師並冇有因為收完水稻而鬆了一口氣,因為另有新的事情等著大師。
玉米曬了三五天便能夠剝粒了,現在水稻收割結束,大師就要開端分剝玉米了。
此中最簡樸和快速的就是用剪刀和螺絲刀剝玉米,不過在這裡螺絲刀是個奇怪物普通隻要電工纔有,剪刀比螺絲刀常見一些。
薑青黎也有一雙勞保手套,她和曹一蓉一人一隻,左手拿著玉米,右手動員手套剝玉米。
翠花嬸一拍大腿,“哎喲,這體例好,不愧是城裡來的知青,跟我們這類隻會埋頭乾活的大老粗就是不一樣。
我剝了幾十年的玉米,向來不曉得本來剝玉米另有這類技能,老邁媳婦兒歸去把咱家的剪刀拿來,我們明天也下個早工。”
家裡有剪刀的都紛繁歸去拿剪刀,冇剪刀的已經跟有剪刀的預定了剪刀的利用權。
陸青青悄悄對陸川柏道,“大哥,嫂子真聰明。”
薑青黎將剪刀的尖端插入玉米芯,曬乾後的玉米芯比較輕易插出來,當插入到必然深度的時候,手上用力扭轉一下剪刀,玉米就從中間裂開分紅兩半,這模樣剝起來更輕鬆,省去了一粒一粒剝凹槽的工夫。
陸川柏看了薑青黎一眼,眼裡是藏不住的高傲和高傲。
宿世看藐視頻的時候,她偶爾翻開過此中一個教如何快速剝玉米粒的視頻,她記得內裡有四個彆例。
薑青月婆媳的事兒在繁忙的秋收季候就像一顆石頭掉進水裡,驚不起多大水花。
“可不是,有些人一向說本身如何如何如何樣,實際上乾個活都倒黴索。”
剝玉米的活再忙活三五天就結束了,到時候稻穀也全數曬好入庫,隻等交了公糧,本年的繁忙就算告一段落了。
如果再多一兩把剪刀,說不定明天的任務能提早半天完成。
說完還如有所指地看向陸家村的知青。
“小鳳姐,你們先把玉米掰成兩段,我歸去找把剪刀過來。”
剝玉米這個環節,知青點是最惹人戀慕的,因為知青點好幾小我都有勞保手套,帶著勞保手套剝玉米比徒手剝輕鬆多了。
她托腮回想了一下宿世看過的視頻,想了好一會兒終究讓她想到了一個好體例。
薑青黎也終究偶然候和爸媽一起用飯了,之後果為剛進入農忙時候緊急,並且大師不在同一個處所乾活,以是薑青黎還是跟知青點一起用飯。
此次,薑青黎終究能跟曹一蓉他們挨在一起乾活了,她特地選了一個靠近曹一蓉他們的處所。
水稻一邊收割一邊碾場晾曬,最後一批收割完以後,頭兩天收割的已經曬乾入庫了。
“那可不,這些年到我們大隊的知青很多,但是冇有一個能像薑知青如許想到這麼好體例。”
有了薑青黎的體例,這天,河灣大隊幾近統統的人家都提早下工了,大師嘴裡紛繁說著薑青黎的好話。
薑青月和劉老婆子也在剝玉米雄師裡,兩人在衛生室裡鬨的那場鬨劇被大隊長曉得了,在家裡歇息了一個禮拜,兩人就被大隊長提溜來乾活了。
覃文光也會做人,眼看知青點的玉米已經弄了一半,因而便主動去幫曹一蓉他們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