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穿越時空之抗日獵人 - 德訓師編製裝備簡介

德訓師編製裝備簡介[第1頁/共4頁]

輕兵器方麵,德式師首要單兵兵器是國造7.92毫米中正式或德製1924年式標準型毛瑟係列步槍,也就是k98k的前身。當然因為各種啟事,在德式師裡另有其他各式型號的步槍,如漢陽造等。

第87師各級主官:(1931年12月由原百姓保鑣第1師改編,1936年12月完成整編,1937年1月獲頒軍旗)

連轄3個步兵排:

1個炮虎帳:

(一)師直屬軍隊:

第108旅楊光鈺,轄第215團劉英、第216團胡家驥。

第3旅馬威龍,轄第4團睢友蘭、第5團馬威龍。

德式師的體例首要有兩大類,一是中心軍校教誨總隊,這是一支設備最齊備,練習最正規的精銳之師,1937年11月擴編為3旅6團的甲種師,總兵力達三萬餘人,此中3個團即第1、第3、第5團為全德式設備,另3個團(多為新兵)則在整訓當中。

第106旅陳瑞河,轄第212團顧葆裕、第213團李誌鵬;

師轄3個旅,旅轄2個團。

1個小炮連(6門20毫米構造炮)

(二)師轄2個步兵旅:

1個高射炮連(4門20毫米高射炮)

德式師設備的輕機槍多是國造仿造捷克zb26,也有少量的比利時和法國的輕機槍。但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最為著名的mg—34輕機槍卻冇有采購設備,中國也冇有仿造出產。輕機槍設備數量根基能達到每班一挺的標準。

團直屬榴彈炮連、戰防炮連、通訊連、運送連各1個。

1個衛生隊(平時為師病院)

第1旅周振強,參謀主任馬連桂,轄第1團秦士銓、第2團謝承瑞;

師直屬炮虎帳、騎虎帳、工虎帳、通訊營、軍士營、間諜營、運送營各1個。

頭戴圓筒軍常帽,也叫軍小帽,傳聞其格式是按照歐洲滑雪小帽改進而來的,也有說是從土耳其的圓筒帽竄改而來。軍帽團體采取合適東方人頭形的正圓筒形,而不是歐洲的橢圓形。在帽圍上有折圍式護麵布,平時摺疊起來用兩顆銅釦連接在正麵,需求時能夠放下,遮住臉部和後頸部,能夠起到禦寒、放風、防塵、隔音等感化。在護麵布上緣到上帽沿之間鑲有一顆直徑2.8厘米的彼蒼白日國徽。作戰時,則戴德製m—35型鋼盔,這也是德式師最較著的打扮特性,鋼盔上一樣也鑲有一顆彼蒼白日國徽。傳聞中國德式師所佩帶的m—35鋼盔還是德國工廠裡最早出產出來的一批,按照目前的質料,停止到1936年,中國統共從德國入口了31.5萬頂m—35鋼盔。

1個戰防炮連(4門37毫米戰防炮)

總隊長桂永清,參謀長邱清泉。(1933年6月)

(三)師轄2個彌補團:采取換裝德式設備時淘汰下來的新式設備。

根基體例以下:

附:

體例序列

1個間諜營

第2旅胡啟儒,參謀主任廖耀湘,轄第3團李西開、第6團劉子淑;

營轄3個步兵連:

排轄3個班(每排3挺輕機槍,30支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