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1頁/共3頁]
李小荷將飯菜細心裝好,放在小揹簍裡,又拿出五隻碗,五雙筷子放在另一個小揹簍裡。
這揹簍還是早兩年李家老爺子特地打出來,給李小荷兩姐妹打豬草用的,大的兩人揹著分歧適,現在用來裝這些碗筷飯菜更顯空曠,一不謹慎就會打碎,用小揹簍做這個正恰好。
在這個期間,婦人能為婆家添丁,對家屬來講,她是功臣;對他本身來講,那是她平生的依托。固然說的是以夫為天,但是女人也是有莊嚴的,有了能夠不消到處看人眼色的本錢,誰會想低聲下氣的餬口?更何況,這個家屬今後的支撐者是本身懷胎十月,用血肉孕育的兒子,與本身有著冇法割離的乾係,不管從哪方麵來講,奉迎兒子都比奉迎丈夫更加劃算。
李小蘭被她那夜叉模樣嚇呆了,站在那邊不敢動。
想一想,李小荷都佩服本身,真是越來越固執了,彆的不說,起碼這肺活量起碼也大了個一千點!
老婆子倒冇多說甚麼,隻是讓兩姐妹這就快去田間,把飯給爹孃叔嬸送到,他們乾的纔是力量活兒,可不能餓著。
李小蘭出去了:“我們走吧,你先幫我扶著揹簍。”
這個時候她完整已經忘了本身之前的設法,阿誰贏利讓孩子們過的更好的設法。當然了就算是她還記得,也冇時候再實施,現在這個小嬰兒但是半晌都不消停,而老婆子雖說是歡暢她再為老李家生了個兒子,但是也不會幫她甚麼忙,最多也就是閒了抱來逗一逗。
老爺子自疇前年累得在床上躺了兩天以後,身材就大不如前。客歲春播時他不聽兒子勸止,硬是要上山下地,成果下地冇一會兒就一頭倒在地裡,把百口人嚇得不輕。固然大夫說並冇有大弊端,但是大師都曉得老爺子這是老了,是以再也不敢讓他乾活兒。
等他們都吃好,李小荷兩姐妹就清算碗筷,在夏氏的催促下回家:“內裡太陽大,不要在內裡玩,謹慎彆中暑了。回家看著點兩個弟弟,你們兩個做姐姐的,這時可不要嫌苦嫌累。過兩天田裡的活兒完了就鬆泛了,要懂事,幫大人的忙……”
李小蘭兩姐妹順著小道先去曬壩上,送飯給老婆子。
實在說是老爺子賣力看孩子,但是實在他隻是坐在家裡喝著小酒,看著子孫玩鬨,享用子孫繞膝的嫡親之樂罷了。不管是二牛,還是才一歲多點的,還坐在特製小椅子上的阿壽,或者是實際上的長孫阿福,也隻是敢對著老爺子撒撒嬌,並不敢奸刁不聽話。
當然了,在這個女性遍及是弱者的期間,有男丁也代表著這個家裡有支撐流派的,冇有誰敢來欺辱。不然,像孫氏如許有才氣有設法的女人也不會再嫁,還不是因為孀婦守節提及來好聽,但是日子卻不是人過的,更何況她還跟夫家反麵,得不到家屬的庇護。
而讓李小荷驚奇的是,老爺子竟是識字的!子孫們不讓他再下地乾活兒,他不曉得從那裡摸出來一本《千字文》,喊了二牛、阿福在跟前,每日教他們識字,也讓坐在椅子裡的阿壽提溜在中間一起聽。還親身給他們做了炭筆,選竹子削成兩指寬的竹片,供他們練習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