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官人 - 第四十六章 踢斛淋尖
翻页 夜间

第四十六章 踢斛淋尖[第1頁/共3頁]

“鄉民們能佩服?”王賢嚥下口水道,這一腳下去,起碼多交半鬥米。

裡長叮嚀各甲首照辦,本身則跳上埠頭,來到窄窄的棧橋絕頂,便見一張長桌橫在麵前。桌上擺著賬簿筆墨,桌後擱著兩把椅子。左邊椅上坐著一身絳紫色直裰,頭帶六合帽的晁天焦,右邊坐著個頭戴吏巾,身穿白衫的年青人,應當是縣裡來的書辦。

太祖天子體恤百姓,所定稅率是極低的,哪怕加上這些花頭,鄉民們也接受得起。這也是讓糧長收稅的好處,他們土生土長,不敢剝削過分,激起民變,根基不會超出鄉民的接受範圍。

彆看收稅的前半程是以‘良民治良民’,非強迫性的。可一旦有拖欠產生,官府便會暴露猙獰臉孔,派人下鄉催課。那一番騷擾,可謂雞飛狗跳、鬼哭狼嚎。如果催繳還不交,官府就會追比,打板子、站枷號,非讓你傾家蕩產也得把欠稅補上……

那季大年應一聲,將一束絲交給收稅的過秤,過秤的副糧長順手一抓,板著臉道:“太潮壓秤,打八折,應收九兩!”

鄉親們由憐憫變成了憤恚,不再理睬他和裡長的辯論,搶先恐後卸船、挑著擔子去列隊交糧。

季大年倆兒子一樣不敢囉唕,將擔子上的糧食,謹慎翼翼將白花花的大米,倒入寫著‘四鬥’的斛中……斛是官府用來量糧的標準容器,如許收糧能夠不消過磅,隻消用分歧的斛來組合便可。

國朝的軌製設想,完整由建國天子朱元璋的情意決定。比如收稅,他以為贓官貪吏會藉機魚肉鄉裡,讓百姓不堪其苦,便想出了以‘良民治良民’的體例,遵循賦稅程度,將一個縣化為多少糧區,以此中田產最多、名聲最好的富戶為糧長,全權賣力稅糧收解。

凡是一個糧長賣力幾千到一萬石的稅收任務,但也有少至數百石的,這首要跟州縣的地理環境有關,像富陽縣如許‘八山半水分半田’的處所,人丁居住分離,耕地也少,一個糧長根基賣力一個鄉、十幾裡、千餘石的征稅任務。

“不平能夠不交,等著官府催收時,就不止這點耗羨了。”晁天焦滿不在乎道:“千百年來都是如許,不平又能如何?”

天剛擦亮,便有十幾艘敞口船,破開淩晨的霧氣,橫七豎八靠近上新鄉的河埠頭。船上蓋著草蓆,把船身壓得很低,內裡裝得天然是新米……這是離著鎮上比來的一裡百姓,前來完稅了。

“唉,實在是冇需求……”王賢心說,把斛做得略微大點,結果不也一樣麼,吃相還都雅點。

“唔……”王賢乾咳兩聲,他爹叮囑過他,喪知己的錢不能拿,‘呆出息’也不必回絕,因為你不拿就全進了彆人的腰包,人家還罵你蠢豬……

“嗬嗬……”晁天焦笑眯眯道:“這些灑在地上的米,可有一半是歸小官人的……”

“啊……”裡長有些發矇道:“之前冇傳聞啊。”

至於地上的糧食,官府就見不著了,由收稅的人私分了事,以是說這是個肥差。

憑甚麼是我家不是彆人?那些不利的家戶,非把他罵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