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分而治之[第2頁/共3頁]
因而王賢和大戶們重簽了條約,將兩千畝梯田作價一萬七千石稻米。哪怕按大戶們的進價算,他們也不虧損,如許主如果對鄭方伯有個交代。
王賢兩輩子還冇被服侍得如許殷勤過,加上麝月一口一個‘公子’,叫得他骨頭都輕了好幾兩,不免愛心眾多,不謙讓小丫環苦熬,每天儘量早一些回家。
“您再猜呢。”王金腆著臉道。
幸虧除了算計人以外,王賢更多的心機是用在閒事兒上。
隻要千日做賊,冇有千日防賊,為了今後的安然,他不得不算計。
“哎,公然是知子莫若父。”王金陪著笑道:“三叔公叫我順道跟父親說聲,肥水不流外人田,商會可得給咱家留個位子。”
“不必了。”王賢敬謝不敏道:“我這地兒小,你冇處睡。”說著擱下茶盞,笑罵道:“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噗……’王賢差點冇一口茶噴他一臉,笑罵道:“你個兔崽子,當商會是咱老王家開的?”
不過王賢考慮更多的,是如何讓富陽百姓是以而得利,除了縣裡占彆的一半股分外,他還製定了糧價訂價機製,將糧號的贏利,嚴格節製在公道的範圍內。幾位糧商和陸員外固然覺著肉疼,但成為省裡的購糧商,光靠走量便可獲得豐富的利潤……更彆說另有職位的晉升,他們哪美意義反對?
“你倒是向著你爹。”王賢翻白眼道:“也不怕為父妒忌。”
“我猜你吃了。”王賢笑著坐下,接過玉麝奉上的茶水。
在富陽縣,兩個商號的籌辦隻是引發一陣熱議。三家商會的籌辦,卻讓相乾行業的販子和士紳大為心動,紛繁想體例通樞紐,追求在商會中擔負要職,讓王賢不堪其煩。
這家還冇建立就立下大功的糧號,獲得了省裡的重賞――鄭方伯受權富陽縣立糧號,全權代理浙省藩庫從湖廣購糧事件。是以這家糧號必定會生長成一個龐然大物,在糧號中各占一成股分的三家糧商和陸員外,也必將是以而起家。
王賢從便宜老哥楊同知那邊,獲得了以銀買引的權力。這實在很荒誕,因為富陽縣固然確切是山區,但間隔省會不過三十裡,且有富春江相連,如何也算不上偏邑!但有楊同知關照過,都轉運司也就睜一眼閉一眼,勉強當富陽也是‘兩浙僻邑,官商不可之處’,答應‘山商每百斤納銀八分,給票行鹽’。
可不讓大戶們大出血,魏知縣氣不平,他也一樣氣不平,以是在田產買賣以外,王賢又逼大戶們捐了兩萬一千兩銀子,這才勉強順了氣。
兩邊為了製止對方結合官府整本身,隻能謹慎翼翼湊趣官府,以是這類狀況對官府、對王賢是最無益的……王賢也冇想到,本身不但會算賬,在算計民氣上也很有天賦。固然他並不喜好如許的算計,但是冇體例,不讓大戶們對峙起來,他們就會跟他對峙起來。日久天長,說不準啥時候使個絆子、捅個刀子,就夠他喝一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