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 第四百五十四節 普魯士也是波蘭

第四百五十四節 普魯士也是波蘭[第1頁/共5頁]

從1648年到1720年,在波蘭的國土上就一向停止著戰役,兩次北方戰役(1655到1660年;1700到1720年),第一次波蘭天下人丁減少三分之一,降到六七百千萬。半個世紀的生長後,又迎來第二次戰役,人丁又降到七百萬。

但山東並不是北方的經濟中間,俾斯麥以為北方最好的都會是天津。這裡依托海港,東北的資本向這裡集合,蒙古、西伯利亞的資本通過鐵路在這裡會聚,出口是一方麵,帶來了繁華的運輸業,龐大的港口設施,和商船隊,但也有大量資本在這裡加工。

當被大國入侵的時候,他們臨時動員起來的軍隊,底子冇法跟數量龐大的仇敵的常備軍停止戰役,成果隻能麵對敗北。當第一次被俄普奧三國朋分以後,他們就隻剩下三分之一的地盤和人丁,已經完整落空了成為強國的機遇,固然這時候他們殘剩的國土和人丁,仍然比普魯士要多。

以是他在都城理順了一些事情以後,就趕去了鬆江府,這裡是中國目前最繁華的地區,他在這裡公然看到了中國最當代的一麵。

俾斯麥還傳聞,邯鄲、開灤也有一些冶金業,東北地區以瀋陽為中間的煤鐵產業也相稱龐大。但他冇需求去一一考查,從天津便可窺豹一斑,這裡對戰役的意義不在於財務支撐,更多在於潛力,這裡的產業力量足覺得數以百萬計的中國軍隊供應兵器設備。

如許的疏鬆的貴族民主軌製,在後代確切被波蘭人常常拉出來證明本身的文明,說他們的憲法比英國大憲章更早,可卻也成為波蘭被朋分的根由。

按照中國人本身公佈的數據,以太湖為中間,西到江寧府,東到鬆江府,北到長江,南到杭州,總計九府一州的狹小地盤上,生活著中國人丁的非常之一以上,總計高達四千萬人,並且此中八成居住在都會,是中國最大的都會群。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比歐洲絕大多數國度的人丁都多。除了多數會外,另有不計其數的繁華城鎮,放在歐洲都是範圍可觀的都會。

榮幸的中國即便有武備敗壞的時候,也不會碰到波蘭這類朋分,最多就是在外族的打擊下亡國,可即便亡國以後,他們仍然是一個國度。

早在十三世紀,馬紮爾人組建的匈牙利王國就擴大到了這一帶。1221年,匈牙利國王安德魯二世就已經將“加利西亞與洛多梅裡亞之王”的頭銜正式插手其冕號中,此中的加利西亞位於波蘭,而洛多梅裡亞就是俄羅斯帝國的沃利尼亞地區,也被俄國此次直接奪走。

他感興趣的是中國的產業區,是中國的兵工廠。

俾斯麥認同英國的說法,歐洲統統民族和國度必須連合起來,才氣對抗中國。但他卻毫不會參與此中,普魯士要做的,不是跟其他民族連合起來對抗中國,普魯士要做的,是同一德意誌民族,然後擴大本身的權勢。就彷彿當年的凱爾特人如果奉告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要連合起來才氣對抗拉丁人(羅馬民族),他們能夠也認同,但他們更在乎本身的獵場和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