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節 冷衙門[第1頁/共3頁]
總之首要權力幾近都被拿走,隻剩下一些邊沿權力,連那些能工巧匠都管不了,那些工匠歸外務府管。
工部最後的設想,是隋唐期間,整合了之前主管山川河道、礦產器物的統統部分而來。
描述工房,用的是一個“賤”字!
要說周琅對傳統官府的六部設置一點都不清楚,那是他瀆職,實在還是研討過的。
為了撈油水,工部的官員倒是想儘了各種歪點子,營繕司以儲備工料的名義,大建木料場、琉璃窯;其他三個司紛繁效仿,製作了冰窖、船場、塗料場等。一些犄角旮旯的稅收,工部也弄到手了,營繕司能夠征收部分木稅和北方本地的葦稅,前者的征稅工具是木料,後者是蘆葦,都和工程沾得上邊。一年下來,營繕司能征收兩萬多兩銀子的稅收。可那些真正有油水的,比如製鹽,彆說收鹽稅了,連製鹽都不讓工部管。
管理河道首要職能和辦理漕運的肥水被人搶走了,開礦、砍木等運營性部分,也被人搶走了,明朝的寺人四出處所,監控礦產;清朝的外務府,機構龐雜,以皇家名義掌管山林行宮,製作運營商品。
屯田司是一個苦差事,可因為地步產出是首要的財產來源,成果不是被軍隊管著,就是被處所官府管著,屯田司空有一個名字,卻冇有屯田能夠管。然後又不能白養著這個部分,成果分攤了一個活兒,他們賣力皇室陵寢和王公大臣宅兆的修建,本官掌管天下屯田的大部分,最後淪完工了一個挖墳的。屯田司也征收少部分木稅和船稅,年支出有萬兩白銀,這算是六部其他部分恩賜的剩飯。
獨一的一點製作工程的權力,也冇法榨出油水來。
陸遊用“工屯虞水,白日見鬼”八字來描述工部的四個司,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衡司,描述工部的冷僻,同時也締造了白日見鬼這個成語。
但工部的題目,周琅卻一向冇有健忘,他感覺這個已經被挖空了統統權力的部分,能夠充當一下本身當代化鼎新的試點。
好吧,還是因為工部賤,周琅纔敢嚐嚐。
虞衡司的本職事情,是掌管天下的度量衡和山澤物產。可底子爭不過外務府,實利收歸皇家統統,虞衡司不敢介入。虞衡司儲存下的權力,有辦理都城各衙門的修建裝潢和辦公用品供應,但處所上管不著。還插手京師駐軍的軍器、旗號、打扮供應,但卻要和兵部會同辦理。山澤物產是虞衡司的本職,每年東北進貢的“東珠”它能夠管管,但也由外務府和虞衡司會同評定品級,辦理進貢事件。
但工部總不能甚麼權力都冇有吧,甚麼事情都不消做吧,既然是一個強大部分,是一個古時傳承下來的機構,總得讓他有事做,以是一些彆人看不上的權力,彆人不肯意管的苦差事,就交給了工部。
誰曉得老百姓描述的真的不錯,北京的工部真的就是一個字,賤!
誰曉得上層權力設想,完整走了另一個套路,是顛末博弈後的合作。
清朝工部主體也是由四個司構成,彆離為營繕司、虞衡司、都水司和屯田司,根基上是由唐宋部分名字演變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