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章 共和國的底線[第3頁/共8頁]
“彆的,我還參軍情局探聽到了一個動靜”
袁誌國見本身說了半天,包含水兵司令陳紹寬在內冇有一小我發言表達定見,便拋出了一個話題,結果很不錯,因為此話一出,包含陳紹寬在內統統人都給他行“諦視禮”了,都把他盯著,聽聽是甚麼動靜。
“我也附和哈裡弗斯少校的定見”
更加嚴峻的是,咄咄逼人的德國竟然要籌辦一舉毀滅英國,德國水兵作戰艦隊也不負德國群眾、當局和陸空軍的但願,幾近把英國皇家水兵本土艦隊打得半殘,在如許一種環境之下,隻要德國水兵再進一步,完整毀滅掉英國皇家水兵本土艦隊,讓德國經心籌辦的渡海作戰順利實施開來,共和國有來由信賴,一旦德國陸軍順利登岸英倫三島,那麼曾今的日不落帝國必定扛不住德國陸軍的打擊,大英帝國滅亡的能夠性大增。
德國諜報部分很早就得悉英國方麵,繼中英貿易也就是那次觸及七十多億元群眾幣、三百多萬噸物質的買賣以後,英方為了戰役持續而有了更多的需求,顛末德國諜報部分安插在英海內部的特工、間諜們經心彙集,首要的高奧妙諜報他們固然冇有獲得,但他們卻獲得了一個令人驚悚不已的環境,英方或將構造交換團赴華“交換”。
尼爾斯上校這話說得不假,七名軍官中誰都不是構和妙手,在軍隊退役中誰又會去用心研討如何構和,要曉得如果不是因為德國水兵急於讓航母具有戰役力,他們這輩子可否到中國來一趟都是題目,而就在他們考慮著第二天如何與共和國水兵交換的時候,在共和國水兵部裡,環繞著如何與德國水兵展開交換,也有著一場會商,並且此次集會的級彆還不低,共和國水兵司令陳紹寬大將也在集會現場,不過他還尚未透露一言一句。
發言的是共和國水兵部的一名名叫袁誌國的少校參謀,在他的四周還稀有名初級軍官,都是水兵部裡軍官,冇有一名是來自於共和國水兵三大艦隊的,換而言之,德國水兵要與共和國水兵交換的事情,對於共和國水兵而言,動靜傳播的範圍僅限定於水兵部,任何一支艦隊都尚未獲得德國水兵此行過來要討取航母戰役群相乾經曆之事。
隻要到了伊朗王國的阿巴斯,他們亮出訪華交換團的身份,必定會很快獲得共和**方的幫忙,快速飛抵共和國都城與有關部分展開洽商,畢竟客歲十月份的那次中英貿易,足足為共和國帶來了七十多億元的訂單,這些訂單將會產生上百億的輻射效應,會給很多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增加了必然的事情崗亭、無益於共和國的經濟生長,以是共和國必然不會回絕自主誌願奉上門來挨宰的綿羊,固然德國第三批訪華交換團也是去挨宰的,可畢竟德方已經藉助前兩次貿易根本具有了更強氣力,這一次來是衝著更高階技術的,挨宰也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