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雙方和雙邊[第3頁/共8頁]
“如果榴彈炮冇讓您感覺放心,我能夠給您保舉另一款利器,保準讓你對勁!”笑嘻嘻地說完,鄧華林爬上車翻開了遮雨布,暴露了一挺凶暴的重機槍出來。“我們都曉得,戰役演變到現在已經成了火力的比拚,而貴戎服備的首要軍事兵器已經被證明有所完善。李恩菲爾德步槍射擊精準但射速有些不儘如人意,而維克斯中型機槍必將擔負殺敵的重擔。”
鄧華林拉了一把少將,讓他本身上車來撫摩感受一下重機槍的魅力。“12.7毫米的重機槍,該槍全長1920毫米,有效射程1500米,實際射速每分鐘600發。含槍身和槍架後槍全重僅26.5公斤,方向射界擺佈各45度,槍管壽命大於3000發。如許的優良特性足以完成當前的任務。比擬起7.62毫米和11.43毫米兩種當前馬克沁機槍的演變範例,就12.7毫米的彈藥口徑便讓它有充足的才氣打敗統統的重機槍榮登天下第一的寶座,並且他的射速快、不是液冷、重量輕等等,都是非常好的長處,對於陣地的轉移、火力的持續、有生目標的絕對殺傷等等,都是不二的挑選。”
“火線非常需求一種能有效射殺仇敵的火炮,充足的射速和能力是必須的,當前對於射程並不是要求太高。。。”少將非常中肯地說出“真相”,德國人的反擊越來越有力度,要不是仗著機槍火力的上風,估計英法聯軍早就被逼出戰壕後退數千米了,而那些機槍就是麵前的人物出售給聯軍的,德國人都將近跑到跟前了,大炮射得遠不遠倒是其次的,首要的是火力和射速。
這些話非常合適真相,少將也不住的點頭表示。“維克斯機槍的前身是1882年麵世的馬克沁機槍,包含該死的德國人他們利用的也是馬克沁機槍,不過顛末艾伯特;維克斯賣力點竄閉鎖機構,使得重量減輕並便於大量出產,並且它除了重量有所降落以外,其他彷彿並冇有如何進步,乃至並不比82年的他的爺爺馬克沁機槍好上多少。”鄧華林曉得,壓服一小我就必須盯著他的眼,讀懂對方的眼神,少將的眼裡較著呈現了附和的光芒。
功德兒固然能夠一時碰到,但並不是一世。我的通用機槍但是花了很多心機才從火線活動了火線儲備,費了很多的工夫才讓軍隊試用了一把,即便他們一個師並不是疆場的配角,德國人幾近一百米戰線就安插一挺的馬克沁重機槍,其火力上風與他們的炮火共同起來,絕對不是40挺通用機槍就能竄改大局麵的。以是很快我就籌辦收回兵器,然後帶著一雙雙期盼的眼神分開該死的疆場。
“你好,我是鄧華林。羅蘭中將和我提起過你,他說您是一名非常超卓的後勤官員,對於這些兵器的鑒定是天生的裡手,有你的幫忙,這些兵器必定會獲得一個公道的評價!”說完,鄧華林做出一個恭敬地請勢,讓戎服筆挺的少將看一看本身身後剛從重卡上卸下來的各種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