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第1頁/共4頁]
“勸降陸將軍?讓他與本帥一同去投降吳軍?”
聽完劉仁贍的闡發,眾將頓時對其刮目相看,感覺此人不愧是年青一輩將領中最為傑出的一個,單單這份見地就遠非常人能比。
“看來此人是回絕投降了?孤倒是冇想到這霍彥威都到這個時候了竟然還不投降,莫非他感覺梁國另有但願撐下去不成?”
晉國可不是那麼好對於的,特彆是康延孝等梁軍降將,他們更是深切領教過晉軍的短長,不想放棄黃河天險。
“至於降吳以後該如何應對,那就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總的來講,節帥身為一方節度使,隻要主動請降,吳王一開端必定會對節帥表示禮遇;如果此後節帥能夠循分守己,不要做任何輕易引來猜忌的事情,特彆是與倪江軍等舊部不要有涓滴連累,時候久了,或許吳王的猜忌就會逐步淡去。”
楊渥接著看向其他將領,道:“其他將領隨孤一同直攻洛陽,半月以內,定要毀滅偽梁,為大唐複仇!”
在雄師主力西進以後,楊渥便命劉信留下五千軍隊鎮守鄆州。
劉仁贍點頭道:“鄙人並不是這個意義,鄙人隻是說晉軍一定勇於南下。如果晉軍能夠在黃河上建立浮橋,並用鐵索將河道封閉起來,製止我軍水軍打擊浮橋的話,那麼晉軍南下也就不成題目了。”
“大王忘了,我軍與梁軍但是分歧的,梁軍的水軍固然比晉軍要強一點,但上風並不較著,而我軍的水軍氣力卻遠遠不是梁軍能比,更不是晉軍能比。梁軍需求沿黃河停止戍守,但我軍卻完整冇有這個需求。”
眾將一陣沉默,吳國的政策比擬於晉國,對武將的限定明顯要多很多。
他轉頭看向劉通道:“目前鎮守鄆州的是何人?此人才氣如何?”
而晉國的核心地區比如魏州等地,都間隔黃河不遠,再加上晉國長年交戰,河北殘破,難以久戰。
若真是如此的話,反而能夠用來設下圈套,坑晉軍一把。
“雖說晉軍從滑州、濮州兩地渡河的能夠性的確不大,但這兩地如果不儘快收取老是讓人不放心。”楊渥接著道:“米將軍,就由你率軍前去收取兩地,先勸降,如果不能勸降就將其圍困起來,等洛陽淪陷的動靜傳來後再做措置。”
“讓他出去吧。”楊渥點頭道。
當初楊渥對峙要用兵將山東各州全數攻陷來,而不是比及梁國滅亡後再去領受,就是擔憂他們將來倒向晉國。
獨一可慮的是,一旦吳軍主力去了洛陽,比及梁國完整毀滅以後,戴思遠目前節製的滑州、濮州等地會不會直接投降晉國,引晉軍南下與吳國對抗。
將勸降使者打發下去後,楊渥開端考慮要不要繞道直接打擊洛陽,畢竟目前從各處獲得的動靜都表白洛陽守軍未幾,隻要雄師兵臨城下,洛陽開城投降的能夠性還是很大的。
“大王,此人乃是王樞密之子。”
……
“家學淵源,此人是何人以後?”楊渥心中一動,問道。
“回稟大王,目前賣力鎮守鄆州的乃是批示使王傳丞,此人家學淵源,又多次經曆戰事磨練,立過很多功績,足以鎮守鄆州。”劉信想了想,開口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