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周伯符的大買賣(2)[第1頁/共3頁]
門房中的一個略微年長一點的仆人聽了,又看了名剌,忙笑道:“昨日老爺便叮嚀了,說是先生要來,讓我等在這裡專門候著。先生在這裡略等一等,容小的去內裡通稟一聲。”說完,這仆人便叮嚀一個小廝出來通報,又請周伯符在門房中坐下,又讓人端上香茶和瓜子之類的東西來。
這望海樓乃是一座兩層的小樓,樓中的房間佈局都是仿照海船船艙的模樣安插的。關於這類裝修氣勢,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鄭彩是跟著鄭芝龍從海上起家的,現在的安插是為了表示本身固然繁華了,卻曉得不忘本;另一種說法例是說鄭彩在海上呆慣了,上了岸反倒各種不風俗,恰好因為買賣的事情不能再如平常常常出海了,便造了這麼一棟樓來自我安撫。
阿誰仆人帶著周伯符繞過正門口的一座假山,再往左邊穿過一個小院,便到了“望海樓”的中間。這望海樓三個字卻還是洪承畯題寫的。
周伯符在門房裡等了約莫一刻鐘,便有仆人進前來道:“老爺讓小的來給周老爺帶路。老爺在望海樓等著周老爺。”
“不曉得周先生親身來找我,我這裡到底有甚麼能幫得上週先生的忙的?”鄭彩現在事情多,便也未幾兜圈子,而是直截了當的如許問道。
“周先生,您如果要買海船,找到我們,那倒是找對了人,但是這內河船隻,就我所知,製造這類船隻的作坊,江南到處都有,您如何會想到要買我家的船呢?”鄭彩問道。
周伯符聽了,笑道:“難為掌櫃的故意了。”便轉頭使了個眼色,他的小廝便去懷裡摸出一個銀元,遞上去道:“有勞掌櫃的了,還請掌櫃的幫個忙,明日一早,幫我們叫上一頂肩輿。有勞了!”
這時候鄭彩已經在台階劣等著了,見了周伯符,便走上來酬酢道:“一年多冇見,周先生看起來倒是彷彿年青了兩歲呢。不曉得明天是甚麼風,把周先生如許的稀客帶到我這裡來了。快內裡請,內裡請。”一邊說便一遍把周伯符往內裡讓。
“我想要從你們這裡買一批新船。”周伯符道,“一批用於內河的船隻。”
“因為造內河船隻固然簡樸,但是真的要造好,也不輕易。我聽世子提及過一個叫做‘標準箱’的詞,傳聞府上的用於貿易的海船,現在大多都是用遵循裝多少個標準箱來設想的。而這個標準箱的大小也特彆適合用吊機起吊。用了這東西以後,裝卸貨色的速率就大大的晉升了。我想,一樣的設想應當也能合用於內河船隻,以及內河到遠洋通用的船隻。先生也曉得,不管運的是甚麼貨色,在船埠上每多裝卸一次,就多一次耗損。以是,我最想要的實在是一種既能夠在長江,以及它的首要的支流飛行,又能在本地飛行,並且裝卸貨還相對更快的船。”
進了小樓,兩人分賓主坐下,仆人捧上茶水來。
那掌櫃的聽周伯符說認得世子,頓時便看高了他兩眼。謹慎地收下了名剌,又叮嚀人安排好周伯符住下,又讓人臨時頂了本身的事情,便出了門。到了早晨,那掌櫃的才返來,見了周伯符道:“先生,鄭彩老爺傳聞先生來了,喜不自勝。本待親來拜訪先生,隻是這些日子事件頗多,一時候竟抽不出時候來。隻好請先生明日一早去家中相見。”說到這裡,那掌櫃的頓了頓,又彌補道:“先生,邇來拜訪鄭彩老爺的人很多,門前的門路卻頗是侷促,如果進了巷子,卻需求叮嚀車轎在巷子內裡候著纔是。要不然,去得早,常常比及出來的時候,車馬肩輿都會被厥後的人堵住,進退不得。偶然候,能在內裡堵上兩三刻鐘,倒是不如徒步出來便利。去的晚了,那更是出來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