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明略 - 第348章 特殊的接風
翻页 夜间

第348章 特殊的接風[第1頁/共3頁]

“康知府所言甚是,特彆客歲,本地旱情極其嚴峻,聽本地很多耕農說,看模樣,本年十有八九,又是顆粒無收”。

仲逸身在翰林院,有為皇親侍讀、侍講之責,更有為朝廷侍詔之權,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天然更能在天子麵前說上話。

一旦回京以後,必將會被問及本地百姓的環境,提及災情,提及百姓之苦,再藉機懇請免除稅賦之事,也算順理成章的事兒。

不管如何說,畢竟如許做,對百姓也冇有壞處,仲逸又如何能回絕?

都是在衙門做事之人,程默天然明白官吏之分,他此行目標是賣力仲逸的安然,現在到了知府衙門,又有這位李大人在,那便是最安然的了。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過,康祺恰好緊抓仲逸此次‘體味民情’這個差事不放,在為百姓減免稅賦上做文章,真是煞費苦心。

而仲逸曾調查博野縣繆大柱佳耦被殺一案,又作為朝欽差副使參與朝廷和韃靼軍的構和,這些“豪舉”,康祺天然通過他在都城的乾係,早就探聽過了。

知府衙門中,知府康祺身為四品,同知李序南為正五品,唯獨這位王通判,也是正六品,算起來,與仲逸平級。

李序南的定見很明白:“此事,還要藉助都城的力量,不然,單憑你我二人,恐怕是冇法破此局”。

仲逸以一個翰林院六品的口氣,持續道:“何況,仲某也隻是個小小的翰林六品,雖有些便當,但能不能做成此事,隻能說:極力而為”。

房中隻剩李序南與仲逸,他這位新上任的五品同知,對知府衙門的事兒,天然比仲逸更加熟諳。

二人幾近是同時想到。

若換到平時,恐怕任何一個京官,都不會決計為某個處所說如許的話,而天子更不會問到詳細哪個處統統何災情。

“諸位大人之意,仲某非常瞭解,隻是此事事關嚴峻,一旦朝廷開了這個先例,其他州縣必將紛繁效仿,反倒壞了事兒”。

…………

“西北之地,長年乾旱少雨,農戶收成不好,百姓門又靠天用飯,像牧馬、絲綢、茶葉、陶器,這些特性,又冇法培養。苦啊……”。

“禮部尚書袁煒,另有我們刑部的樊兄”。

不消說,知府康祺是想通過仲逸來向朝廷奏請此事。

仲逸有些為莫非:“就你我二人,在都城還能找誰?翰林院的?還是戶部的?”。

“羅兄弟,何不現在帶我去我們住的處所看看?這一起勞累,就想歇會兒”。

世人隻是酬酢客氣,卻不說要緊之事,畢竟初度見麵,還是有所顧慮的。

“好,好好好,隻要仲大人有這句話,就感激不儘了”。

仲逸心中不由悄悄發笑:“街上店家、伴計,乃至於行人,隻如果被問到的,答覆無一例外:我們碰到一個好知府,日子過得不錯,都安居樂業了”。

現在到了世人丁中這位知府麵前,他卻嘀咕起來:又是乾旱,又是靠天用飯,乃至還弄出個冇有特性。

“仲大人,本日康某做東,略備薄酒,他日回京之時,我們榆林府的事兒,還請仲大人千萬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