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兄弟同心[第1頁/共5頁]
而不管東南江浙、福建的抗倭戰事,有俞大猷、戚繼光的功績,有全部將士的功績,連同作為右都禦史、監軍文博遠,也有功績。
哈哈哈……
麵麵俱到不必,不時勢事同往,則更是一樣——不成取。
所謂誌同道合者,同心同德,而貌合神離者,可謂‘道分歧不相為謀’。
目前,還不得而知。
“多謝兩位兄弟惦記取我,榆林府的差事,也承蒙樊兄和仲老弟多方幫手,兄弟在這裡再次敬二位”。
“那你……,如果這麼說,你們就去處掌院學士說去,但在滾蛋之前,我還是仲大人的主子”。
三人中,樊文予年紀最長,升為五品的時候最早,如同當年在蠡縣時,他還是阿誰名副實在的‘樊大哥’。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朝中做事,拉幫結夥、上躥下跳,自是不成。但我行我素、獨來獨往,也不免孤掌難鳴、更是不成。
從蠡縣來講,是三位故交,對三人友情而言,現在已是同舟共濟的兄弟。
憑甚麼?費思應竟然上前,拉住了程默的衣領。
長久的沉默,屋內燈光閃閃,微微映出三張紅紅的醉意。
分開都城前,李序南剛從戶部六品主事升為五品知府同知,才幾個月的工夫,因三邊鎮大煤礦的事兒,本來的知府康祺鋃鐺入獄,作為知府同知的李序南,便代知府的差事。
如此,便不難瞭解,才從六品升為五品,如果再將李序南升為四品知府,豈不是一年以內連升好幾級呢?
月高高,風微微,屋外寒寒,屋內火旺旺。
今晚這頓話舊之酒,終究喝出點意義啦。
……
夏季月光下,樊府的熱烈才方纔開端。
費思應確切夠理直氣壯,仗著本身有個禮部郎中的老爹,就是常日裡掌院學士見了他,都給三份麵子,豈能受的了這份窩囊氣。
“好,轉頭啊,給你找個媳婦,這安家的銀子,就都讓你仲大哥出,如何?”。
圍桌而坐,菜上全、酒滿杯,樊文起首發起:“為序南老弟再次回京、為他在榆林府艱苦摸索而大有效果,連乾三杯”。
“我……不吟,自飲三杯替之”。
再飲一個,走起。
費思應向來不知甚麼叫‘不美意義’。
“仲大哥,我是來請命的”。
‘李兄的情意,我心領了,恕兄弟直言,此舉,似有不當’。
回過神來,樊文予也終究下定決計:“明日,我們隻顧在各自衙門做事,其他的,能不問就不問,能不說的,便一句也不提”。
為何?
“程默,你小子現在是越來越膽小了,曉得我們與你們仲大人是甚麼乾係嗎?你一個小小的主子侍從,竟然擺起譜來,信不信我們向掌院學士說一聲,讓你從翰林院——滾蛋”。
就衝這兩層乾係,他每次來找仲逸,天然是多了三分理直氣壯。
程默見到仲逸後,腰板立即硬起來,乾脆上個台階,雙手插在腰間,的確要俯視世人了。
“我要吟詩一首”。
如何就攤上這麼個同窗兼同僚呢?
仲逸,原樊文予幕友,後捐歸入仕進了國子監、韓林院,現在為翰林院六品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