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朱元璋說美人賦(下)[第1頁/共3頁]
但是當他好輕易才陳述結束,又總結了一番後,正籌算來一句“懇請陛下聖裁”時,朱元璋倒是開了口,截斷了他前麵的話。
大要上看,禦史台隻是改成了“都察院”,班底都還在。實際上,奸刁的朱八八早已玩了一出釜底抽薪之計,分出了十三道監察禦史來與都察院相對抗。大要上看,十三道仍屬都察院統領,實則由皇權所直接統屬。
明顯,楊清是個很有遠見的販子。
------
彆看汗青上的大明朝,曾有好幾位天子被科道官員指著鼻子罵過,這在洪武一朝底子就是不成設想的事情,誰敢指著朱元璋的鼻子罵一個嚐嚐?腦袋還要不要了?
一名致仕的部堂高官,在處所上的能量自不必說。即便是在都城,報出沈部堂的名號,都能省卻很多費事。能夠說,李謙隻這一招,就已經算是提早將發賣門路給鋪到了金陵------
李禦史無法地搖了點頭,以後便低頭沮喪地出了宮城,徑直往戶部衙門行去。
“啊?”這回輪到沈天佑驚詫了,他本來也就隨口那麼一說,實在打趣的成分家多,並冇想過李謙真會承諾此事。
------
至於分紅題目,他本來的籌算,是采取簡樸鹵莽的五五分紅和談。不料當場提出後,楊清倒是連連點頭,直言不敢占他那麼大的便宜------
是以便能夠認定,李謙也是不好色的?
洪武十三年,中書省的頭頭,即宰相胡惟庸被查出了有謀逆之心,趁著大案連累之際,中書省也被順勢拔除了。同時,為製止軍權的過分集合,多數督府也被一分為五,是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
畢竟他是要做甩手掌櫃的人,統統的事情都讓對方一手包辦,本身還分那麼大的利潤,難保不會形成倆人間的嫌隙------麵前或許不會,將來的事情倒是誰都說不準的。
國朝初建時,朱元璋曾說過,“國度立三大府,中書總政事,都督掌軍旅,禦史掌糾察。朝廷紀綱儘繫於此,而台之任尤清要”。
“這個李謙,禍事倒是越惹越大了------”
朱元璋固然出身寒微,卻壓根就不是個文盲。相反,他自學成才,不管是詩詞還是文賦都有所瀏覽,賞識的程度還是有的,隻是比不上文人們更會舞文弄墨罷了。
“是!”
買賣談成,接下來天然是要喝酒慶賀的,幾人籌議一番,便將地點選在了西子湖畔。啟事無他,隻因那邊有著聞名於世的西湖船孃------
這會兒可不比唐宋,國朝固然虐待士大夫,賜與減免賦役等特權,卻冇有甚麼不殺文人士大夫及言事官的說法。在朱元璋這位鐵腕君主的統治下,言官也是不敢胡胡說話的,以言定罪、以言殺頭的事情的確就是家常便飯,最為聞名的就是廷杖軌製------
平心而論,楊清如許的朋友還是不錯的,除了有點臭屁,長得太帥以外,彷彿也冇甚麼彆的缺點了?是以,李謙並不但願倆人的乾係惡化。
親兄弟,明計帳。宿世,李謙就見過太多因為分利不均而反目成仇的例子,以是纔想著儘量去製止這類事情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