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零三章 稻草[第1頁/共4頁]
“這個,卑職不敢當!”
想到大火線金海鎮番薯、土豆畝產的題目,楊振在伴隨服侍的人群當中找到了陳書農,衝他問道:
“這個,卑職服從,不過,卑職分開今後,瀛洲島這邊的稼穡——”
“卑職服從!”
“嗯,高粱,稻米就不必說了,秋收的番薯、土豆畝產大抵有多少石?”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李青山帶領的流民大叛逆固然遠不如李自成、張獻忠等人著名,但是在明朝終究滅亡的過程當中卻起到了加快的感化。
吳惟恭年紀不大,約莫十七八歲的模樣,臉上較著帶著稚氣,另有一點嬰兒肥。
“山東亂了?”
“回都督的話,比來這段時候,仇參將與卑職,也一向在忙著催促秋收的事情,現在十成已經完成了九成,另有一成這幾天也能收完。歉收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楊振聽了略微一愣,很快就想通了此中的樞紐。
如果遵循本年夏初所統計出來的開荒數量來計算,幾十萬畝開墾耕作的地盤,畝產都能達到三千斤擺佈的話,那麼這一次的秋收,就真的是一次大歉收了。
“陳通判,瀛洲島的秋收如何了?番薯和土豆在瀛洲島這邊的畝產如何?”
聽完了吳惟恭的陳述,楊振快速默算了一下番薯的產量,畝產二十五石高低,相稱於後代畝產三千斤擺佈。
而崇禎十四年江南到京師漕運的斷絕,恰好成為了壓垮大明京師財務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個不消憂愁,你來瀛洲島也快兩年了,手底下誰得力,誰堪用你豈能不知?你跟本都督分開瀛洲島後,就由你遴選一人,擔負瀛洲島稼穡提舉,歸在你這個督屯通判屬官之列,暫留此地,持續指導稼穡。”
吳惟恭是吳朝左的宗子,是張得貴後妻吳氏的親侄子。
因而萬不得已,隻能三令五申迫使洪承疇儘快跟清虜決鬥了。
陳書農領了號令,楊振對於稼穡的安排也就臨時告一段落,隨後便又將重視力轉回到了吳惟恭的身上。
陳書農最開端受命前來此地的時候,心中何嘗冇有一絲落寞,以是對於分開此地,他還是感到歡暢的。
但是令楊振冇有想到的是,他的問話剛拋出來,還冇來得及往回收,吳惟恭就笑著向他奉上了答桉。
實在楊振問完番薯與土豆的畝產以後,內心就有些悔怨,心想這個吳惟恭那裡曉得這些東西,要問也該去問督屯通判陳書農纔對。
因為楊振很清楚,此次信陽之敗以及英山之敗,並不是張獻忠的人生起點,一兩年後,張獻忠還會持續東山複興的。
楊振很清楚張得貴、張臣、方光琛他們的脾氣,他們三番兩次地派人往瀛洲島這邊跑,必然是有甚麼壞動靜。
當然了,楊振之以是在得知截斷南北漕運的流賊首級是李青山後完整放下心來,主如果因為,他曉得這個李青山跟傳說中曾經占有梁山泊的宋江一樣,是個一心巴望被招安的主。
然後,在其逃往英山途中,又被左良玉部將的王允成率鐵騎數千一起追擊。
不過,對於糧食品資來講,楊振永久也不會嫌多,特彆是本身大火線的糧食出產,產量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