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零三章 稻草[第3頁/共4頁]
吳惟恭是吳朝左的宗子,是張得貴後妻吳氏的親侄子。
“那就好。張總兵、方諮議他們做得很對,不要把前來投奔的饑民當作承擔,將來用好了,他們就是我們金海登來二鎮安身立命最好的資本。”
喜好大明新命記請大師保藏:大明新命記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回都督的話,協理營務處張總兵曉得都督最體貼這個,是以早早叫人算了一筆賬,今次秋收番薯畝產約有二十五石高低,土豆略少,但是畝產也都在二十石以上。”
楊振不曉得玉米是甚麼時候傳入中國的,但是他很清楚這類東西非常高產,並且像番薯、土豆一樣,很合適在東北地區推行蒔植。
麵對楊振俄然的扣問,早一天到達西歸浦等待楊振返來的督屯通判陳書農立即從座椅上站了起來,衝楊振答道:
“山東亂了?”
好動靜是,張獻忠敗了,並且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敗北,而是大敗。
特彆是這一次他們派吳惟恭前來,既然在瀛洲島已經等了本身好幾天了,那就必然是有甚麼事情產生。
“有,有,有,都督,協理營務處張總兵命卑職陳述都督,我們金海鎮各路屯所,包含登來東西路屯所,都已經完成了秋收,高粱、稻米收成不錯,番薯、土豆更是大歉收!”
“卑職,卑職家父自八月至今,已三次向總鎮府協理營務處請調賦稅施助。協理營務處張總兵與方諮議也叨教伯夫人同意,前後三次向登來西路運糧,同時力主以工代賑,當場安設,目前局麵將將穩住。”
實在楊振問完番薯與土豆的畝產以後,內心就有些悔怨,心想這個吳惟恭那裡曉得這些東西,要問也該去問督屯通判陳書農纔對。
“我們金海鎮,倒是冇有甚麼壞動靜,不過登來那邊,主如果山東那邊,確切有個不太好的動靜。都督,山東亂了!”
想到大火線金海鎮番薯、土豆畝產的題目,楊振在伴隨服侍的人群當中找到了陳書農,衝他問道:
但是即便如此,楊振也信賴,它會比高粱、小麥、水稻這些中國傳統的農作物在東北地區的產量高很多。
楊振聽了略微一愣,很快就想通了此中的樞紐。
現在,楊振命令在瀛洲島開荒屯田並且引種番薯土豆等作物的嘗試,已經獲得勝利,陳書農如許的人就冇需求持續留在此地了。
然後,在其逃往英山途中,又被左良玉部將的王允成率鐵騎數千一起追擊。
因為楊振很清楚,此次信陽之敗以及英山之敗,並不是張獻忠的人生起點,一兩年後,張獻忠還會持續東山複興的。
如此一來,他的很多後續打算也將冇法順利展開。
“是,都督,自從七月裡都督率軍出征後不久,山東就亂了。當時有一股流民,俄然在兗州府的壽張縣聚眾造反,幾個月內就兼併了兗州府、東昌府和大名府等地,占了南來北往的運河,截了江南到京師的漕運。”
得知登來局麵冇有因為這場截斷南北漕運的大叛逆而崩盤,楊振的內心稍稍安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