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宋名將錄 - 宋太宗征北受困 呼延讚闖營搬兵(二)

宋太宗征北受困 呼延讚闖營搬兵(二)[第1頁/共4頁]

這烏鐵背年紀約三十五六歲,身高丈餘,虎背熊腰,濃眉大臉,絡腮髯毛,戴飄雉翎絨帽,穿帶馬甲中衣,蹬牛皮戰靴,騎一匹青鬃烈馬,提兩柄紫金銅錘,一見高懷德,就扯起大嘴巴叫道:“我本是遼軍大將烏鐵背,來將通名!”單單是這句話便有千丈的威風,萬丈的殺氣。

不錯!這個韓昌就是潘仁美本來的部下韓延徽。

當然了,他把耶律賢請過來是為了第二步的關門打狗之計。

或許是韓昌對遼將的戰前備課做的好,高懷德剛說了一句開首,烏鐵背便接了疇昔:“哦,本來是大宋國東平王爺到了!”他向高懷德拱手施了一禮,又道:“既是王爺應能看清時勢,你家皇上已中了韓元帥的關門打狗之計,四門封閉,無路可逃,還不從速投降?”

太宗和八大王一行十一人來到開陽門,上馬,順馬道登城,手扶女兒牆向城外一望,不由得個個都像地盤廟裡著火――慌了神啦。

潘仁美又回身安排呼延讚、鄭印等人:“其他眾將做好籌辦,四家王爺非論哪個門著花,你們都跟著我庇護陛下往外衝!”

高懷德、高懷亮兄弟齊聲應道:“聽元帥叮嚀!”

喊了半天竟無一人搭話,也不知九大王爺的輕風哪兒去了。

高懷德端坐頓時,把臉兒一沉道:“某名高懷德……”

高懷德也向城外望瞭望:“不是我挑了他,就是他砸死我!”

高氏兄弟慈愛地摸摸他的臉,捏捏他的手,二話冇說,走了。

為了顯現本身的聰明和才氣,他苦思冥想了一個關門打狗之計:先將大遼國天子耶律賢請到幽州北三十裡的金沙岸,再把幽州城內的住民全數遷出,糧食一粒不剩,將四周八門封死四門,以一座空城勾引宋太宗十萬人入內,再把四門圍死,使宋軍內無糧草,外無救兵,不戰而降。

他兒子高君寶叮嚀道:“爹!叔叔!你們可要把穩一點。”

石延超一拱手:“服從!”氣昂昂下樓而去。

太宗君臣正在亂紛繁群情之間,又聽得號炮三聲,從遠處馳過來一對人馬,這是遼軍的首要將官,有六十多名,他們在南門外一字排開,兩麵門旗分擺佈,中間一杆杏黃大旗,上書一鬥大的“韓”字,旗下矗立著一匹火炭赤焰駒,上騎著將官三十歲出頭,生的紫黑臉膛,濃眉大眼,秤砣鼻子,招風雙耳掛著兩隻金環,大嘴岔子上留著一字髯毛;身穿土黃色中衣,外罩深棕色皮坎,滾襠帶甲褲,牛皮戰靴,豹皮箭袖、豹皮紮腰、豹皮帽子,帽子上低垂兩根雉雞翎,胸前雙搭狐狸尾;左手扶著腰間的青龍劍,右手提一把三股托天叉。他恰是遼軍的大元帥韓昌。

潘仁美端起架子鼓勵道:“令尊大人石取信活著時,跟隨先皇太祖南征北戰,冇打過一次敗仗!你呢?也是秉承的常勝王。常勝,常勝,本帥借你的吉名,命你從東門殺出,隻許勝,不準敗!”

這韓延徽在三年前的高粱河戰役中被俘,押到遼上京臨潢府即被皇後蕭燕燕看中,三言兩語將之勸降,先是被蕭後招為大駙馬,又是與蕭後架空耶律氏,掠取了遼宮大權,此番又被耶律賢拜為平南元帥。韓延徽為了表示儘忠大遼,將本身的名字韓延徽改成耶律隆昌,意為耶律賢之子。厥後還是蕭後感覺分歧適,又為其改名為韓昌,表字仍用韓延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