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唐官 - 16.收複俚帥心

16.收複俚帥心[第1頁/共3頁]

接著那繪著精彩的花魚蟲鳥圖案的大鼓,再度宏亮地敲響,無數裹著纏頭、穿戴紅色花布戰衣的黃洞蠻,趾高氣揚,開端向容管府城建議新一輪的攻堅。

其他一起來的,甚麼韋氏,高嶽就說你們是韓信的後代啊,當初為了避罪,纔去了“韓”的半邊改姓韋的。

“戎成王回報,很多唐軍正在邵州和永州疏浚水陸門路,並翻修城防,傳聞道州刺史叫李吉甫,竟然把境內梵刹的銅鐘都搶來熔了,叫工匠造個鐘不像是鐘、筒不像是筒的器物,設在敵台的垛口上,還花賦稅募集鄉閭後輩,輪番登城駐守,營建船隻,必定是籌辦南下來奪回桂管的。”

接下來高嶽不消炮了,而是親技藝持撰寫好的碑文,當著本地豪酋的麵,慎重拜見了大墓山甯猛力、寧長真的墓,並讓軍卒砍伐墳場四周的雜木荒草,還重新墾辟出墓四邊的“祭田”,以表示對欽州寧氏兩代梟雄的佩服。

由是,蘇浦揮動旌旗,四門十節銅鑄箍鐵的將軍炮,連帶台車和四輪,都被推上了山坡。

當見到從廉州來的姓寧的後,高嶽更是熱忱,“你們滿是大廉洞的寧氏吧?當年甯猛力的親弟寧暄,帶著家人東遷去那邊,是篳路藍縷,足足斥地出一個極新的縣來,了不起,了不起。”

因而欽州和廉州的寧氏人,當即各個都目高嶽為神。

至於黃昌沔所說的,唐軍在欽州上陸,那的確太魔幻了:唐軍的艦隊得出揚子江口,然後至福建,再過潮州、揭陽至廣州,而後再躍進千裡海路,到和安南毗鄰的欽州來,高低路程數千裡,這幾近是唐軍最不成能挑選的軍事線路。

公然在這群欽州舊官吏和舊軍卒的幫部下,次日大墓山四週數縣都是鼓聲不竭,許很多多本地的豪酋都趕來了,乃至乎有些還是從廉州、雷州乃至更遠處而來的。

最早來的,是欽州本來的舊吏,他們有的是漢人,有的是俚人,黃洞蠻前些年劫奪燃燒欽州,他們隻能捨棄職守,帶著家人遁藏在溪洞裡,現在傳聞多量精銳王師來了,他們便齊聚到大墓山下,這是高嶽用以凝集民氣的第一批職員。

“甯猛力理欽州,何嘗和鄰州交兵,厥後順理臣服,絕無犯上反叛之舉。”

“欽、廉兩州的俚帥,向來都是虔誠於朝廷的,和西原賊、黃洞蠻毫分歧流合汙,本道此次到來,帶了印信、告身和官帽章服,凡是投效官軍的,都有官職授予,正州以外另設皋牢,賜彆駕、司馬、縣令、縣丞、主簿不等,官為土司,且可世襲。”

在這個位麵的汗青中,高嶽第一次采取“土司”這個詞彙,土司和流官相對,即土著所擔負的官職,也就是說隻要欽州廉州的俚帥能給雄師供應幫手,就能有官做,並且有必然的自治權。

炮聲震驚著大墓山、欽州城及安京山......

很快大夥兒排生長隊,來到山的後背,高嶽持香火,很敬佩地對著一處寥落的墳場說:“寧大夫,晚生高嶽來拜您了......”

而現在,高嶽則帶著武毅軍數營的兵士,登上欽州大墓山,然後對麾下飛炮營的兵馬使蘇浦說:“傳聞俚人會盟,須得德高望重有權勢者擊大銅鼓調集,現在我們哪來的鼓,就發炮號令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