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唐小農民 - 第19章 清香書院開學(一)

第19章 清香書院開學(一)[第1頁/共3頁]

曹木工固然冇見過算盤,但是這木工活做了幾十年了,照著徐凡的圖紙和徐凡的講解,冇用一個時候就做出來一把。

――――――――富麗麗的豆割線――――――――――――――

貞觀二年,玄月二十八,天高氣爽,晴空萬裡。

算盤究竟是何人發明的,現在冇法考查。但是它的利用應當是很早的。東漢末年,數學家徐嶽《數術紀遺》載:“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注雲:“呆板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與下四珠算盤色彆,其上彆色之珠當五,其下四珠各當一。”漢朝即有算盤,但形製與剋日分歧。不過,中梁以上一珠當五,中梁以下各珠當一,則與當代不異,又據徐嶽說,他的教員劉洪曾問學於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先生解釋了14種計算體例,此中一種就是珠算,可見至遲在東漢已經呈現算盤。有些汗青學家以為,算盤的稱呼,最早呈現於元朝學者劉因(1249――1293年)撰寫的《靜修先生文集》裡。在《元曲選》知名氏《龐居士誤放來生債》裡也提到算盤。劇中有如許一句話:“閒動手,去那算盤裡撥了我的年齡。”公元1274年,楊輝在《乘除通變算寶》裡,1299年朱世傑在《算學發矇》裡都記錄了有關算盤的《九歸除法》。公元1450年,吳敬在《九章詳註比類演算法大全》裡,對算盤的用法記敘較為詳細,張擇瑞在《腐敗上河圖》中畫有一算盤,可見,算盤的提高還是在宋元期間。

本來風俗電腦和計算器的徐凡就不爽了,但是瞥見賬房拿來的算籌,徐凡更是直接一臉黑線,你說算盤這個東西,老祖宗公元前幾百年就已經發明出來了,可這個期間竟然還冇提高。

話說徐凡清算完漢語拚音後,又將《三字經》和《千字文》給整了出來,上標拚音,用標點合適斷句隔開,然後是《算術》,最後又把地理、化學、物理和生物的部分內容歸併成《知識》一書。加上這個期間必備的“四書五經”,林林總總的,共印製了一十三種,六百多本。

“啥,李廣他們返來了?”徐凡噌的一聲就站起來了,扔下算盤就跑出去了,跑了冇兩步又折返來“曹叔,阿誰算盤你給我做五十把,書院開學時我要用”不管曹木工一臉的板滯,徐凡拽上小寶和李老夫又跑了出去。

看著書房裡擺的滿滿鐺鐺,一摞摞的藍底白框黑字的線裝書籍,徐凡長舒了一口氣,總算給印刷完了,這胳膊都抬不起來了,小寶和知畫、墨香他們也是倦怠的不想轉動,歪在椅子上裝死。

這些都是大師熟知的汗青,不再多說。

唐朝算數首要還是利用算籌,“算籌”就是應用一種竹簽作籌馬來進交運算,普通長為13--14cm不等,徑粗0.2~0.3cm,多用竹子製成,也有效木頭、獸骨、象牙、金屬等質料製成的,約莫二百七十幾枚為一束,放在一個布袋裡,係在腰部隨身照顧。需求記數和計算的時候,就把它們取出來,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玩弄。上刻數字或者標記,以縱橫兩種擺列體例來表示單位數量標,此中1-5均彆離以縱橫體例擺列呼應數量標算籌來表示,6-9則以上麵的算籌再加上麵呼應的算籌來表示。表示多位數時,個位用縱式,十位用橫式,百位用縱式,千位用橫式,以此類推,遇零則置空。這類計數法遵守一百進位製。據《孫子算經》記錄,算籌記數法例是:凡算之法,先識其位,一縱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萬百相稱。《夏陽侯算經》說:滿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積算,五不但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