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敵襲(下)[第2頁/共3頁]
“諸位,方纔三郎已將一些都向諸位說了,不知諸位作何感觸啊!”
“得令!”
“方翼,你帶五百精乾,速去這裡,這裡……”
“父皇,兒臣此來倒是聽聞這安市城外東有一山名為厝石山,西有一山名為帽山,兩山互為觭角之勢,對峙可觀,登高俯視,城廓儘收眼底;瞭望營口港口,舟楫模糊可見,環顧四周,莽莽群山,中為開闊平原,能夠說此處乃是絕佳的伏擊之地,對,就是這!”
“嗯,此處朕曾聽聞,倒是有‘遼東重地’之稱啊!三郎,百濟一戰你一鳴驚人,本日朕就將這安市之戰交予你批示如何?”
“兒臣定不負父皇重托!”
“父皇稍安,到時便曉得了。”
“哼,陛下,我老程也願提一支精兵,誓斬蓋蘇文人頭來見!”
現在高句麗滅亡就在朝夕之間,這蓋蘇文既然出兵天然會是舉國之兵而來,而我安市倒是隻要戔戔一萬多兵士,不過我雄師器器充盈,倒是一大殺敵利器。
父皇倒是一臉緊蹙,既然標兵已是來報,那麼救兵定冇法短臨時候集結前來救濟,而這一段真空期便是留給我安市的守軍來本身單獨麵對,不得不讓人有些孔殷。
就在這時帳外標兵倒是來報。
“哦!”
一些個將軍倒是趕緊後退,皆是不敢受我之禮。
此話一出父皇倒是拍掌稱是,不過此時軍情告急,這些還是今後再說吧!
“甚麼?”
因為有父皇的任命,用起這些個疆場老將起來倒是輕易很多,當然如果讓咱本身單獨把握,怕是咱也不敢用這些個大老爺們。
說完我倒是將目光投向一旁的父皇,畢竟有天子在這兒,做甚麼事都得衡量衡量著。
指著輿圖之上一個小點,我倒是斬釘截鐵的說道。
“陛下,隻需給臣五千精兵,臣定當提蓋蘇文人頭來見!”
幷州都督、舒國公李績在全部大唐能與之對比的唯有‘軍神‘李靖、河間郡王李孝恭、任城王李道宗,至於程知節、尉遲恭之流倒是稍遜一籌,至於蘇定方倒是能夠與其對比,隻不過此時的蘇定方還是一顆刺眼的新星,冉冉升起那也是需求時候的。
獲得父皇的答應後,尉遲恭倒是站出來回話,管軍之事倒是由他賣力。
“老程,你!”
說我倒是不忘一個個拱手錶示歉意。
……
既然父皇要將此戰交予我,我當然不會推委,實在這類事我也冇有挑選的權力。
“三郎,你有何觀點?”
“好!說的好!三郎此言乃為將者良言,我大唐每個將軍務需求將它服膺在內心!”
……
“報!……”
“多少人?”
“安……安市。”
當‘奇襲‘二字說出來的那一刻,大帳當中頓時沸騰了開來。一個個麵色皆是一種不敢信賴的驚奇。
此時現在那些個將軍彷彿也冇有在提出甚麼帶兵禦敵,畢竟敵我差異實在太大。
“方翼,你過來!”
“三郎,你又有甚麼欣喜要給父皇啊!”
說話的是尉遲恭,當然他敢說這話那也是有底氣的,鄂國公尉遲恭的‘門神‘的大名可不是說著玩的,洛陽一戰尉遲恭單槊匹馬入萬軍從中來去自如,更是救下李世民,立下蓋世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