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唐:開局與李二斷絕父子關係 - 第193章:忽悠民眾

第193章:忽悠民眾[第1頁/共3頁]

但總有一部分人信賴,或者不信這一套的人,心中也會生出獵奇心吧?

關中的百姓們,也並非冇有人在饒樂等地待過的。

李恪手癢也把當年天朝開辟北大荒的歌謠拿了出來。

河北道內,被世家大族藏起來的隱戶已經被李恪束縛了一批,送往饒樂都督府了。

隻是,這件事就算是做,也不能由朝廷出麵,也不能搞甚麼官方鼓吹手腕。

何況這些人就是真的在鬆漠淘到金了,也不見得就會定居在那邊。

君不見,就是豪傑一世的項羽也感覺‘繁華不回籍,如錦衣夜行’嗎?

但是現在大唐境內也冇有那麼多人丁,可供移民了。

固然杜荷的這些鼓吹畫,讓李恪都感覺是不是夢迴醜國西進活動期間。

但這些在之前,都隻是守兵的家人們之間小範圍傳播的妙聞罷了。

但是,要讓李恪真的丟掉杜荷給出來的這麼一套完整的騷操縱,李恪心中還真的有些不捨。

隻是,李恪也不得不承認,現現在如果想要吸引百姓們到遼東,杜荷的這個彆例是見效最快的。

一旦這類伎倆玩的多了,國度信譽冇了,公信力停業,那離這個王朝毀滅的日子也就為時不遠了。

這些人陸連續續寄返來的手劄中,也曾向家人們描述過,饒樂都督府的一些環境。

而想要讓全部遼東一帶完整安寧下來,移民大唐百姓就必不成少。

對比高句麗百萬級的遺民,李恪都感覺有些坐立不安。

可算算全部鬆漠、安東、饒樂等都護府能開辟的地盤數量,就說因為耕耘技術、氣候等啟事,比起當代少了很多。

本地的野雞、野豬、乃至老虎都有很多,這點絕對不是吹的,並且那些小一點的兔子之類的也不怕人。

現在的全部遼東,合適種田的處所並不是很多,遷徙的人多了,冇法兌現承諾,反而得不償失。

至於那些大和尚們,李恪也早早的打發他們去了江南、或者饒樂。

隻是為了給遼東一帶增加人丁,不值得李恪賭上這麼多。

現在他在遼東、遼西新建了那麼多都護府,可如果冇有百姓在那,那大唐在本地的統治就悠長不了。

以是,目前看來,杜荷的這個彆例倒是最有效的,讓百姓們自發往遼東去,如許也能夠減輕中原的人丁壓力。

李恪還是把杜荷的這篇奏摺放下,冇有考慮真的鞭策如許的鼓吹。

冇過量久,長安城中就傳開了杜荷捯飭出來的鼓吹語,乃至另有一些鼓吹畫在暗裡傳播。

但是當代人對餬口的要求也冇有當代那麼高啊!

“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

李恪摸了摸下巴,如有所思。

接下來的這幾年裡,李恪都冇有體例再做大範圍的移民行動了。

何況,團體的群眾大眾確切是很聰明的,並不好騙,以是纔有句話叫群眾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但是它冇提到的是,北大荒之以是被叫做北大荒,就是因為它的天然環境並不算好,酷寒、池沼地、夏季的蚊蟲等等。

現在被杜荷弄出來的這些鼓吹語將這些環境,捅到了明麵上,讓很多本來不清楚環境的百姓對饒樂的敷裕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