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唐:開局與李二斷絕父子關係 - 第247章:蕭家前程

第247章:蕭家前程[第1頁/共2頁]

現在李恪正視軍功的態度已經有所閃現,說不定他就把如許的資格全數賜給程知節這群人了。

蕭禹固然自傲本身家的職位,但也不免有些擔憂。

蕭禹心中有些感慨,他是不喜好兵戈的,可實際是李恪這個天子帶著大唐走向了不竭擴大的門路。

彆的不說,單單是西域都護府的建立,在本地蒔植棉花,就給大唐帶來了多殺利好?

心潮彭湃的蕭禹,坐在書桌前很久,終究提筆寫了封信,讓身邊的家仆帶歸去,給遠在長安的兒子。

如果捕鯨業生長起來,大唐有百餘艘捕鯨船,一旦有事,朝廷隨時就能把它們全數變成兵艦。

歸正這也算是呼應了陛下的號令,勳臣家中也不占有大量的地盤,餬口所需從商事上找。

蕭禹是蕭皇後的弟弟,在隋朝可謂享儘了繁華,隋煬帝也冇甚麼對不住他的處所。

如果蕭家再走錯路,壓錯寶,能夠比及蕭禹歸天後,蕭家就真的要式微了。

這些國度都不過是西南的小國,真提及來,還冇有高句麗強大,高句麗都在大唐的水陸夾攻之下,三月而滅,他們又能擋多久呢?

要曉得他之前固然有宋國公的爵位,但是早早就被李世民奪爵了,就算另有這個爵位,含金量也不如那些軍功勞爵之家。

說到底,他還是占了和李氏有親緣乾係的光。

當初他們被天子趕出長安的時候,蕭禹的兒子還在家中笑話他們,感覺本身很短長。

再說鬆漠的金礦,天子還是能大氣的放給大唐子民,朝廷隻收取部分稅收,任由他們本身開采。

能拿到軍功,對百姓也無益,朝野高低誰敢反對?

並且蕭禹很清楚,這捕鯨船恐怕越今後會越難定到。

就這一個捕鯨船,四百金!

如果真的遵循天子的打算,要將水泥路修滿全部大唐,對水泥的需求就深不見底。

看看河東裴氏,在天子整治河北士族的時候,他們率先在關隴一帶呼應天子的號令。

說的更直白點,李恪這就是再用官方的錢,來替朝廷養兵艦啊!

蕭禹對李恪的心機是有過揣摩的,交州李恪必定是但願收回來的,大漢占有交趾全境,現在大唐卻隻要漢交趾郡北段的國土。

戔戔林邑、真臘朝夕可滅!

可現在不到兩年,看看杜荷在鬆漠做成了多大的事?

更慘的是,當真提及來,蕭禹算是和李世民、李恪的乾係都不如何樣的。

究竟已經證瞭然,跟著天子走的人,絕對吃不了虧。

更何況,蕭禹信賴,隻要朝中的勳貴們不傻,就必然會冒死的擠壓那些想要投身捕鯨業的人。

對於走過亂世的血雨腥風的蕭禹來講,現在冇有甚麼比持續家屬更加首要的了。

蕭禹固然看不到李恪為甚麼要投入這麼多生長捕鯨業,但他能看得出一點彆的意味。

拖到前麵,恐怕就隻能租到由樓船改建的捕鯨船了,如許的船固然也不錯,但如何能和明天蕭禹見到的船比擬呢?

要不然,如何能夠混上國公爵呢?

以是蕭禹給本身孩子寫信,讓他開端變賣自家的田產,湊也要湊夠四百金,向海軍預定一艘捕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