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銅雀台二十[第1頁/共3頁]
魏武、魏文父子,橫槊賦詩,雖遒壯頓挫,而乏帝王之度。(《庚溪詩話》捲上)
隋唐五代
魏侍中應璩,祖襲魏文。(《詩品》卷中)
【日暮碧雲合才子殊將來】江文通有《擬湯惠休詩》雲:[日暮碧雲合,才子殊將來。]蓋用魏文帝《秋胡行》雲:[朝與才子期,日夕殊不來。](《優古堂詩話》)
郭茂倩
呂溫
《古今樂錄》曰:[《十五》歌文帝辭,後解歌瑟調“西山一喝高”“彭祖稱七百”篇。]辭在瑟調。(樂府詩集)卷二十七《十五題解》)
《樂府解題》曰:[先人哀而賦之,為《秋胡行》]若魏文帝辭雲:[尭任舜禹,當複何為],亦題曰《秋胡行》。《廣題》曰:[曹植《秋胡行》但歌魏德,而不取秋胡事,與文帝之辭同也。](同上卷三十六《秋胡行題解》)
鐘嶸
劉履
【淮賦序】魏文帝雖有《浮淮賦》,止陳將卒赫怒,至於兼包化產,略無所載。(《全隋文》卷二十)
魏文帝曰:[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詞為衛。]子桓不敷以及此,其能有所傳乎?(《後山詩話》)
魏文帝《飲馬長城窟行》雲:[泛舟橫大江。]因覺得題也。(同上卷三十八《泛舟橫大江》題解)
權德輿
魏徵
《善哉行》右古詞:[來日大難,口燥唇乾。]言性命不成保,當樂見親朋,且求長生術,與王喬、八公遊焉。又魏文帝詞雲[有美一人,婉如清揚],言其妍麗;[知音識曲,善為樂方],令人忘憂。此篇諸集所出,不入《樂誌》。
《燕歌行》賦而兼比也。……此婦人思其君子遠行不歸之詞,豈帝為中郎將時,北征在外,代述閨中之意而作歟?然不成考矣。其曰:[慊慊思歸]者,意其必定之詞;[何為淹留]者,又怪而問之之詞也。憂來而不敢忘,微吟而不能長,則可見其交誼之正,詞氣之柔。至於[牽牛織女]而下,因賦所見而反以自況,含蓄無窮之思焉。(以上《選詩補註》卷二)
李德裕
明朝
《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雲:“《折楊柳行》,歌文帝‘西山’、古‘冷靜’二篇。”今不歌。](同上卷三十器《折楊柳行題解》)
吳開
《燕歌行》右晉樂奏魏文帝《秋風蕭瑟氣候涼》、《彆日何易會日難》二篇,言時序遷換,而行役不歸;才子怨曠,無所訴也。
《善哉行》賦中有興也。……此文帝因征行勞苦,感物哀傷而歌以自娛也。飾辭上山采薇,既不敷以療饑,而徒為風霜所侵。且物之羣動者尚各求其匹侶,今我何獨闊彆所親而勞於征役乎?於是還望故裡,則鬱然壘壘者又為隔斷,使不成見,故其憂感之懷,幾次興歎而不能已焉。[湯湯川流]以下三語,亦以申言光陰如馳,人生如寄之意,宜乎策馬被裘以自遣釋也。西山真氏謂:[此篇末意纇《芙蓉池》,特以此中有可采者,故錄之。]愚按《芙蓉池》一篇,首言[乘輦夜行丵遊,清閒步西園],末雲[遨遊快情意,保己終百年],則是缺人君弘濟之度,縱一己流連之情,其不取也,宜矣。若夫[驅馬出遊,聊以寫憂],亦情麵所不能無者,讀者不以詞害意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