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永寧寺[第1頁/共2頁]
奴兒乾城位於黑龍江下流東岸入海口四周,當開荒團進入冷落的奴兒乾城時,隻要是十幾戶人家在後金兵士分開今後臨時在四周居住。
闊敞的黑龍江緩緩地流入大海當中,持續跨過韃靼海峽今後,就是西伯利亞開荒團第一階段的最前目標――庫頁島。
這些住民看到浩浩大蕩兩千人的兵士扛著槍炮到來,躲在門縫內驚駭地看著到來的軍隊。這些兵士扛著的旗號是他們向來未曾見過的。並且開荒團征收了很多戰馬,以及拖著五門六磅的火炮。
“不過看模樣,在重修永寧寺今後,朝廷逐步放棄了這塊地區,也冇有調派官員來巡查。乃至於這裡越來越冷落,寺廟好久不見火食。“陳孝廉走過來。
在拜訪永寧寺今後,何異、陳孝廉以及開荒團的官兵在奴兒乾城休整。再往東部就要見到大海,出海登岸庫頁島。在此之前,開荒團需求獲得前麵的補給,物質籌辦今後纔敢進入庫頁島。
“永寧寺記?”陳孝廉來到一塊石碑前,發明正麵上的碑文恰是漢字,因而念起來上麵記錄的筆墨,“伏聞天之德高超,故能覆幬;地之德博厚,故能持載……永樂十一年玄月廿二日立。“
世人往那邊看去,公然有一座十多米高的石頭梵刹。
“此次奪回庫頁島我們遴選出八百兵士,留一半的人駐守這裡。團長,不如讓我帶人登岸庫頁島吧。我必然會狠狠地揍他們一頓。”陳孝廉主意向何異請纓。
“我們能夠上報軍部,在這裡重修奴兒乾城,作為我們節製這片地區的據點。”何異看著地形比較險要的奴兒乾城,很有些心動。
庫頁島呈南北走向,就像是一條魚乾,分為北部、中部、南部三個地區。明朝的時候就在島嶼上設立了衛所。
早在兩百多年前,這裡已經是大明統領的範圍,有此碑為證!
“這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本來隻是用作銘記事件的石碑,竟然代替了寺廟成為部落的信奉?”何異和陳孝廉訝然。
“庫頁島上本來有後金的守軍四百,厥後奴兒乾地區的一些後金兵士在後金毀滅今後,也逃入庫頁島,遁藏我們的權勢。現在庫頁島上有參與的後金兵士八百人擺佈,漫衍在島的北部、中部。”開荒團的人指著粗陋的輿圖上庫頁島的位置。
“各位大人能夠有所不知。固然寺廟敗落了,但是這兩塊石碑在我們四周的部落中卻成為了一種信奉。一些族人將照顧之米粟、草籽等撒於河中,對石碑遙拜,祈求打獵到多的獵物。”一些插手開荒團的土著成員說道。
“確切啊。在那以後,我們大明的國力日趨陵夷,冇有了北伐大漠時候的氣壯江山。“何異也一同唏噓。
“另有如許的典故?走,我們去那邊看一下。”何異在安設了開荒團的雄師隊今後,帶著一些開荒團成員一同前去檢察永寧寺。
“這個石碑倒是‘重修永寧寺記’,記錄的是當時的朝廷官員再次巡查奴兒乾地區時,發明永寧寺傾圮了,因而重修永寧寺,並直立了第二塊石碑銘記。”何異在第二塊石碑前說道,“宣德八年,嗯,差未幾是190年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