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吾道不孤也![第2頁/共4頁]
隻是,眼下的局麵,卻隻能持續觀卷,在收回了惶恐之語後,那策論便毫不諱飾的切磋其“利”來,乃至明白提出來“人非利不生,曷為不成言”!
“利可言乎?”
“本覺得這個考生知弊而無策,現在方知其人早就成竹在胸,雜文沉重,惹人深思,策論清楚,層次清楚,前後相連,給人一種廓清宇內刻不容緩之感,看相國的神采,一個進士是跑不了了,不知另有無挽回的餘地,必須想想體例,恰當抬高名次!”
從發明考卷並非文枝楨所作後,羅中傑的動機就有了竄改,策論中的觀點也讓他不喜,這才垂垂與胡用相互擁戴,但話到一半,卻戛但是止,而後猛地瞪大了眼睛。
王甫這一發話,本想開口的羅中傑,立時將口中話語嚥下,而胡用的心機倒是更加沉重,他已然熟諳到,寫下這份考卷的考生,其學問、見地非同普通,說不定會成大患。
究竟上,文中觀點,也是邱言在感悟人道後的最大感受。
就算是投奔定當的羅中傑,一樣生出了顧慮。
這麼一看,冇過量久,羅中傑就勃然變色,而胡用更是驚叫起來:“離經叛道!的確是離經叛道!”
“為天下理財,非是為利,倒是國之大利!”
自古以來,不管儒家如何去做,但對“利”之一字,都是有些忌諱的,能不談就不談,能避過就避過,但邱言的策論,開篇就點出了這個事情,就像是一柄尖刀,寒芒一閃,就捅入心窩,不見半點迂迴,和儒者認知產生鋒利的牴觸。
胡用和羅中傑心不決,還掌控不住思路,但聽了這話,還是捕獲到了一點傷害氣味,冷越多。
“這……”
這話是句援引,乃至聖先師所言,意義是說,不管甚麼身份,隻要遞上拜師摯禮,至聖先師就會加以教誨。
這類說法,令胡用、羅中傑心生不滿,但邱言的策論,寫的情真意切,顯是抒發胸中真意,很多處所都是源自實際細節,是兩位官員所不體味的範疇,故意辯駁。無從下口。
開端的五個字,二人並不陌生,他們之以是爭鋒相對,導火索就是這五個字,當時一看,都感覺是新黨思惟,可現在通篇看下來,觀點卻有了天翻地覆的竄改。
這一句話,疇前也被常常拿出,都是為了申明至聖先師有教無類,但邱言在策論中援引,倒是為了扣住主題——利!
二人是以驚醒,回想剛纔氣象,背上儘是盜汗。
他看了王甫一眼,見後者未表示出不悅之色,便持續道:“統聖免除百家,亦曾說過‘仁人,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可見道義纔是正道。”
立即就給考卷作者扣了曲解聖意的名頭。
王甫的心底,竟有了知己之感,笑意更加濃烈。
“將利與國同言,然後說為天下理財,此人莫非不怕獲咎世家大族,然後因言開罪?就算是會試策論,一旦傳出去,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