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賢良(第一更,求月票)[第2頁/共4頁]
這位白叟便是那位權傾天下的重臣,有著東方俾斯麥之稱,身兼無數要職的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在朝廷的第四份詔令下到天津後,他乘著官船輕車簡從的來到了都城。一如疇昔般住進了賢能寺。
恭王隨口提及剋日傳聞的究竟,不管是水兵1700萬兩的告貸,亦或是北洋衙門方纔與彙豐銀行定下的2000萬兩告貸,無不是於上海出售,換句話來講,是洋人拿著國人的銀子掙朝廷的錢,而國人卻不敢借銀子給朝廷。
李經方在說話的時候,那唇角一揚,臉上帶著一絲諷刺之狀,疇昔父親每次進京,送出的銀子少則亦稀有萬兩,縱是父親常常一提往京中述職,便是一陣頭痛,那一年送出的銀子,縱是少則不下十數萬兩,多則近百萬兩,如果用來辦事,能辦多少事?可這些年上千萬兩銀子辦理出去,又換來了甚麼?
“貝勒問得好!銀行發鈔票,天然不是彆鑿八百裡泊以容梁山泊之水。發一萬兩銀子的鈔票,不必一萬兩銀子的籌辦,此中儘有騰挪的餘地。但是這又不是濫發鈔票,是一個錢化作兩個錢的用處,又是無息借債,於民無損,於國無益,最好不過的一把算盤。”
“賢能寺裡無賢能!”
(弱弱的求一下訂閱和月票,不管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換群:150536833歡迎你的插手)(未完待續。。)
在西跨院的廳堂以內,因為天高低著大雨的乾係,使得這個夏天瞧起來似有些隱涼,一名老者卻穿戴一身單衣,站於廳堂門邊,目光深的看著門外的大雨,他手中端著的茶杯中清茶煙氣升騰變幻。
聽得非常用心的奕訢當即認識到這是處理題目良策,因而趕緊地持續問道。
“你再說說!此中的事理,我還想不透辟。”
“按端方,我明天遞摺子,明個太後或者皇上就該召見了……”
而這會載澄引此典故的意義是說:既有現銀子在那邊,又何必再發鈔票?李鴻章當然明白,賞識地答道:
“老中堂!”
這一問,在李鴻章“正中下懷”,他想了一下,緩緩答道:
李鴻章搖點頭不肯再說下去了。
李鴻章一愣,細想一想,纔想起載澄所說的典故,實在是劉貢父的故事。這是宋人條記中數數得見的故事,載澄也誤記了。本來記錄:王安石愛談為國度生利之事,有小人擁戴奉承,說梁山泊八百裡,決水成田,可生大利。王安石一聽這個建議,大為歡暢,但轉念想想,又不無疑問,決水何地可容?當時東方朔一流人物的劉貢父,正在客座,答覆王安石的話說:“在梁山泊中間,另鑿八百裡大的一片水泊,可容已決之水。”王安石聞後當即哈哈大笑,不再談這個建議了。
恭王想沉著而沉著不下來,本來預備飯後安閒細商的閒事,不能不提早來談:
恭王當能記得。當時候湖北的張之洞請造銅元,另有山東也請造銅元,作為北洋大臣的李鴻亦請造銅以解民需,可歸根到底,都是因為朝鮮儘得銅元之利,大師瞧著眼紅,天然的想便宜銅元以解已用。